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方秀才》
《赠方秀才》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高尚继先君,岩居与俗分。

有泉皆漱石,无地不生云。

邻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

幽兰在深处,终日自清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fāngxiùcái
sòng / fànzhòngyān

gāoshàngxiānjūnyánfēn

yǒuquánjiēshùshíshēngyún

línduōchuídiàoérsūnbànshǔwén

yōulánzàishēnchùzhōngqīngfēn

注释
高尚:指道德品质高洁。
先君:祖先。
岩居:山岩上的住所。
俗分:与世俗隔绝。
漱石:流水冲刷石头。
生云:云雾缭绕。
垂钓:钓鱼作为休闲活动。
属文:专注于学术或写作。
幽兰:深山中的兰花。
清芬:清新的香气。
翻译
继承了先人的高尚品质,居住在山岩远离尘世。
泉水漱石而流,不论何处都弥漫着云雾缭绕的景象。
邻居们常去钓鱼,子孙中有许多人致力于学习文化。
幽深之处生长着兰花,整天散发出清雅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赠予方秀才的作品,通过描绘岩居生活的高雅与宁静,展现了秀才的高尚品格和隐逸风范。首句“高尚继先君”表达了对秀才家族传统的尊重和对其个人品德的赞美,暗示他继承了家族的优秀品质。接下来的“岩居与俗分”描绘了秀才选择远离尘世,居住在山岩之间,过着超脱世俗的生活。

“有泉皆漱石,无地不生云”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表现秀才居所的清幽和环境的恬静,泉水洗涤岩石,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进一步通过“邻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描述了秀才周围人的生活方式,邻居们以垂钓为乐,而他的儿孙则受到良好教育,显示出家庭的书香气息。

最后两句“幽兰在深处,终日自清芬”以幽兰自比,寓意秀才如深山中的兰花,虽处僻静之处,但其内在的美德和才华却如同兰花散发出的清香,长久而持久。整首诗赞美了方秀才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学问的追求和传承。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陈待制挽诗四首·其三

昔年行住偶相同,舍策追羊径未通。

只么空归在何处,一竿红日海门东。

(0)

林可山至

梅花山底伴云閒,谩逐閒云出故山。

君慰我思君莫去,一诗先遣白云还。

(0)

寄赵眉翁二首·其一

两度驰书未报音,温陵尺纸定千金。

多应驿使曾相访,短艇烟波无处寻。

(0)

示郭仲达·其一

撮发从游成潦倒,拍肩话旧叹蹉跎。

年来对酒诗狂减,老去伤时愁绪多。

顾我曳裙今尚尔,念君求禄竟如何。

不应例合俱穷踬,造化儿痴故作魔。

(0)

绣菊

寒葩缕缕结缃红,不待纤针见巧工。

秋老从他宫线减,彩文翻喜入花丛。

(0)

木兰花慢

画楼帘半卷,倩谁觅、凤箫音。

记待月梅边,笼香酒后,私语屏阴。

忽忽佩珠暗解,断归鸿、消息两沉沉。

前度刘郎易老,旧时飞燕难寻。罗襟。薄有泪痕侵。

钗股暗黄金。向宝奁密看,绫笺小字,长是惊心。

登临漫劳眺远,但青山、杳隔暮云深。

曾傍湾桥系马,紫骝嘶度平林。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