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山色好,峨嵋底。矗矗佳城双峙。
闻道二苏天下士。容不得,人间世。
刚才忤、半山公,旋又遇、潭州鬼。
竟飘零,骨埋异乡地。展笑问两翁,旅病今深矣。
可许相从于此。还顾良朋频属委。君试听,吾其死。
好为种、一科蓬,聊且定、千秋计。冷松风、摵摵吹起。
汝南山色好,峨嵋底。矗矗佳城双峙。
闻道二苏天下士。容不得,人间世。
刚才忤、半山公,旋又遇、潭州鬼。
竟飘零,骨埋异乡地。展笑问两翁,旅病今深矣。
可许相从于此。还顾良朋频属委。君试听,吾其死。
好为种、一科蓬,聊且定、千秋计。冷松风、摵摵吹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生死离别的感慨。诗中“汝南山色好,峨嵋底”开篇即以自然美景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矗矗佳城双峙”则暗示了友人已逝,墓碑耸立,与山色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闻道二苏天下士。容不得,人间世。”这里提到的“二苏”可能是指宋代文学家苏轼和苏辙,诗人感叹友人如同这两位文豪一样才华横溢,却无法在世间长久停留。“刚才忤、半山公,旋又遇、潭州鬼。”这两句描述了友人生前的坎坷遭遇,以及去世后灵魂的游荡,充满了命运无常的无奈。
“竟飘零,骨埋异乡地。”进一步强调了友人远离故土,客死他乡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结局的深深同情。“展笑问两翁,旅病今深矣。”诗人想象着与友人在另一个世界相遇的情景,探讨着生死与疾病的问题,流露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
“可许相从于此。还顾良朋频属委。”诗人希望能在另一个世界与友人重逢,并回顾着与友人的深厚友谊,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君试听,吾其死。”诗人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邀请读者倾听他对生命的感悟。
最后,“好为种、一科蓬,聊且定、千秋计。冷松风、摵摵吹起。”诗人以种蓬草、定千秋计来比喻对未来的规划,同时也借冷松风的吹起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永恒循环。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也有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