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叠青莲,一水折碧玉。
落日西风寒,猿声堕高木。
两山叠青莲,一水折碧玉。
落日西风寒,猿声堕高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秋色图。"两山叠青莲"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层层叠叠的青色莲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峦的秀美和连绵。"一水折碧玉"则以碧玉比喻清澈的水流,表现出溪流在山间曲折流淌的动态美,宛如一条翠绿的玉带。
"落日西风寒"点明了时间与气候,夕阳西下,秋风渐起,带来一丝凉意,为画面增添了萧瑟的氛围。"猿声堕高木"则是通过凄厉的猿鸣,传达出深山空旷、孤寂之感,仿佛那哀怨的声音从高高的树木间跌落,更显孤独与苍凉。
整体来看,这首《瓮子峡》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瓮子峡独特的自然景观,寓情于景,透露出诗人对山水的深深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斋居屏尘务,况复儒宫清。
木落必粪本,祭菜敢不诚。
瑚簋见三代,错落罗两楹。
骨冷破梦境,虚窗坐黎明。
祠官趣盥颒,珊然环佩声。
巍巍素王像,视若四海营。
当时杏坛士,与享彯华缨。
乐教属昭代,弟子陈歌笙。
端如从陈蔡,琴舞纷纵横。
元功流万祀,德大遍诸生。
火云烧晴空,大暑金石流。
行人口生烟,千里无停辀。
胡为趣遵路,僚好挽莫留。
自言为升斗,往日辞亲游。
儿嬉膝前欢,三载不可求。
所得较所失,轻重真不侔。
于兹满秩归,子职冀稍修。
微官亦何乐,触事有庶尤。
米盐聒双耳,簿领昏两眸。
畏首复畏尾,人役不得休。
岂无读书暇,顷刻但少偷。
幸此案上历,数日获到头。
白云已在眼,喜色津津浮。
我亦厌羁官,如苦南冠囚。
羡子有行色,去若登昆丘。
更书纵未下,投劾行当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