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南跃马,万里岭云长。
三月离京国,中途是故乡。
龙光金节重,剑气铁衣凉。
圣主绥柔意,蛮烟草树荒。
锦衣南跃马,万里岭云长。
三月离京国,中途是故乡。
龙光金节重,剑气铁衣凉。
圣主绥柔意,蛮烟草树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徐锦衣的官员南行的情景,充满了壮志豪情与深沉的思乡之情。首句“锦衣南跃马”,以“锦衣”点出徐锦衣的身份尊贵,以“跃马”展现其出行时的英姿飒爽,一个“南”字则暗示了他即将前往南方的遥远之地。接着,“万里岭云长”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路途之遥远和辽阔,云雾缭绕的山岭仿佛延伸至天边,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孤寂的氛围。
“三月离京国,中途是故乡。”这两句转折,既表达了徐锦衣离开京城时的不舍,也巧妙地指出,即使在遥远的途中,他所经过的地方也可能成为他的“故乡”。这种对“故乡”的理解,既包括了地理上的家乡,也包含了心灵上的归属感,体现了诗人对人性中普遍情感的深刻洞察。
“龙光金节重,剑气铁衣凉。”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徐锦衣出行时的装备与形象。龙光金节,象征着权力与尊严;剑气铁衣,则展现了其勇武与坚定。这里的“重”与“凉”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装备的重量与寒气,也暗含了徐锦衣肩负重任、内心却保持冷静与坚韧的形象。
最后,“圣主绥柔意,蛮烟草树荒。”这两句转向对皇帝的颂扬,以及对南方蛮荒之地的描述。皇帝的“绥柔意”意味着安抚与恩泽,与蛮烟瘴树的荒凉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朝廷政策的远见与伟大。整首诗在赞美与感慨中,既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与社会风貌,是一首富有深度与广度的作品。
共工触何山,裂作磨盘坚。
中道相弃置,愚公不能迁。
一身落盘中,周回任盘旋。
云霾簸其坳,日月摩其边。
下坡蠖屈伏,上坡蛇蜿蜒。
宽途仍窄步,左径还右穿。
四角如饼缘,乱石如星躔。
疲马策蚁封,轻车挽铁船。
车辙碍马蹄,旅客被拘牵。
自朝至日昃,不离山势圆。
侧碾一无水,圆盖惟有天。
不过磨盘山,安知行路难。
我家庭前枣,纂纂枝叶繁。
四邻仰碧荫,浓绿迎朝暄。
凉秋落嘉实,荐羞偕蘋蘩。
同年恣掇取,持献慈颜温。
忽忽三十载,趼足归灵幡。
白云蕴三径,空有赤心存。
时物倏已变,踯躅潜声吞。
言念桂林宗,出门寻诸昆。
诸昆半零落,与君共酒樽。
投以林中果,报我盘中餐。
甘苦须共尝,且复培其根。
结邻事农圃,邠俗古所敦。
贯日天潢派,烈风大树枝。
王孙陟屺岵,将种出闺帷。
已怅登霞望,何堪寡鹄悲。
丧过盥馔礼,祭泣蘋蘩诗。
孤翼连云堕,同心穿冢随。
头钗新少妇,腰箭好男儿。
结解生前发,镮牵死后思。
千秋罔极恨,几日未亡期。
泉壤贲金玉,宗藩光鼎彝。
根源良有托,风化振于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