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杨凤里到摄山·其二》
《喜杨凤里到摄山·其二》全文
明 / 李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忆别龙湖才几时,天涯霜雪净须眉。

君今复自龙湖至,鬓里有丝君自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贽的作品《喜杨凤里到摄山(其二)》中的一节,通过简短的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凤里的深切思念与重逢之喜。

首句“忆别龙湖才几时”,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分别在龙湖边的情景,时间仿佛就在不久前,流露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次句“天涯霜雪净须眉”,描绘了友人归来时的景象,经过长途跋涉,风霜雪雨洗礼后的友人,须眉间似乎都显得更加刚毅和成熟,这一句既是对友人身世的描述,也暗含着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第三句“君今复自龙湖至”,点明友人再次从龙湖返回,与首句形成呼应,强调了时空的转换与人物的回归,同时也预示着即将重逢的喜悦。

最后一句“鬓里有丝君自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鬓角已生白发的细节,既是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也是对友人经历沧桑的感慨。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重逢时彼此之间会有的那份理解和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李贽

李贽
朝代:明   字:宏甫   号:卓吾   籍贯:福建泉州   生辰:1527~1602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猜你喜欢

晨起

老尚贪书课,黎明即下床。

不惊天乍冷,更觉意差强。

蟾滴初添水,螭炉旋炷香。

浮生又一日,开卷就窗光。

(0)

林间书意二首·其一

三三两两市船回,水际柴门尚未开。

垂绿笋梢风正恶,弄黄梅子雨初来。

红螺杯小倾花露,紫玉池深贮麝煤。

领取林间闲富贵,向来误计伴邹枚。

(0)

二子

两楹梦后少真儒,毁誉徒劳岂识渠。

孟子无功如管仲,扬雄有赋似相如。

敬王事业知谁继,准易工夫故不疏。

孤学背时空绝叹,白头穷巷抱遗书。

(0)

满江红·其四

风卷庭梧,黄叶坠、新凉如洗。

一笑折、秋英同赏,弄香挼蕊。

天远难穷休久望,楼高欲下还重倚。

拼一襟、寂寞泪弹秋,无人会。今古恨,沈荒垒。

悲欢事,随流水。想登楼青鬓,未堪憔悴。

极目烟横山数点,孤舟月淡人千里。

对婵娟、从此话离愁,金尊里。

(0)

浣溪沙·其四偶作

艳杏夭桃两行排。莫携歌舞去相催。

次第未堪供醉眼,去年栽。

春意才从梅里过,人情都向柳边来。

咫尺东家还又有,海棠开。

(0)

昭君怨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独倚小阑干。

许多山。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