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孔庙》
《谒孔庙》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万里乾坤万水东,偶从庙貌得瞻崇。

六经此学千年外,万古心香一瓣中。

自有此天人不夜,虽无坛树杏长红。

何人主静濂溪后,不到门墙自圣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对孔庙的拜谒之作,通过对孔庙的景仰与思考,展现了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敬仰之情。

首句“万里乾坤万水东”,描绘了孔庙所在之地的辽阔与庄严,仿佛天地间都为这圣地让路,引人入胜。接着“偶从庙貌得瞻崇”一句,表达了诗人偶然间得以亲临孔庙,内心充满了敬畏与崇敬之情。

“六经此学千年外,万古心香一瓣中”两句,将孔庙与儒家经典紧密相连,强调了孔子及其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深远影响。六经代表了儒家的核心典籍,而“万古心香一瓣中”则形象地表达了孔子的思想如同香火一般,穿越千年,依然在人们心中燃烧,永不熄灭。

“自有此天人不夜,虽无坛树杏长红”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孔庙的神圣与不朽。这里的“天人不夜”可能寓意着孔子的思想如同星辰般照亮人心,永不消逝;“坛树杏长红”则是对孔子及其弟子们所创造的辉煌成就的象征性描述,即使时间流逝,其影响依旧如红杏般鲜艳夺目。

最后,“何人主静濂溪后,不到门墙自圣功”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后世学者的期待与要求。意思是说,在朱熹(濂溪)之后,还有谁能深入孔庙,领悟圣贤之道,从而达到圣人的境界呢?这既是对前贤的致敬,也是对后来者的激励,体现了对儒家学问传承与发扬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孔庙的庄严与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崇高敬意和对后世学者的深切期望,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敬仰之情的佳作。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摸鱼儿.东湖感旧

问湖边,旧时莺燕,而今亭榭谁主。

百花洲畔波鳞碧,低卷断烟零雨。凄绝处。

是几个渔罾,冷挂眠鸥渚。垂杨自舞。

想玉笛声残,画船人杳,幽恨向风诉。桥东路。

还记题香俊侣。萝窗深夜弦语。

十年重唱西江月,寥落紫云遗谱。吟思苦。

费万轴情丝,织就销魂赋。天涯倦旅。

怅沽酒楼头,阑干独倚,酩酊送春去。

(0)

更漏子.春晚

楝花残,梅雨逗。枝上老红吹瘦。寒欲尽,夜无聊。

倚阑吹洞箫。芳思歇,怨蝴蝶。惆怅饯春时节。

春有信,去仍还。征人长玉关。

(0)

山花子.送别

紫陌飞云糁玉尘,半墀幽草画残春。

只向茶香灯晕里,度黄昏。

屈曲溪山屏上路,模糊烟树画中村。

谁把相思千滴泪,寄归人。

(0)

归途杂述·其二十

饥寒逼岁暮,无计但仰屋。

可怜掌上珠,变作荒年谷。

欲聚无全理,同声尽一哭。

生离定何所,再见宁能卜。

爷娘岂不慈,各各为口腹。

饥肠与爱缘,一断俱难续。

君看釜里羹,乃是心头肉。

(0)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十八

挝击庭前未及防,由来鸟尽合弓藏。

九原若与安公见,切莫重新问潞王。

(0)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十故功曹

权度廉颇后,平生行谊高。

辞君君莫恨,终识故功曹。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