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寄生草.饮》全文
- 注释
- “长醉后”二句:长期昏醉有什么挂碍,昏睡不醒有什么思虑。
方何碍:却有什么妨碍,即无碍。
方,却。
有甚思:还有什么思念?糟腌:用酒糟腌渍。
腌,这里有玷污的意思。
醅渰:用浊酒淹没。
渰:同“淹”。
曲埋:用酒曲埋掉。
曲:酒糟。
虹霓志,气贯长虹的豪情壮志。
达:显达,与“穷”相对。
知音:知己。
陶潜(365—327):即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淡泊句利,弃县令回乡隐居,诗酒为伴。
- 翻译
- 长醉以后没有妨碍,不醒的时候有什么可以想的呢?用酒糟腌渍了功名二字,用浊酒淹没了千年来的兴亡史事,用酒曲埋掉了万丈凌云壮志。不识时务的人都笑话屈原不应轻生自尽,但知己的人都说陶渊明归隐田园是正确的。
- 鉴赏
这首元代白朴的《寄生草·饮》是一首以饮酒为题,寓言人生的短诗。诗人通过饮酒后的状态,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个体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长醉后方何碍”意味着只有在沉醉中,人才能暂时忘却世俗的束缚和烦恼,展现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态度。接着,“不醒时有甚思?”暗示在清醒时,人们往往被忧虑和思虑所困扰,而酒能使人暂时忘却这些。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运用夸张手法,将个人的功名利禄与历史的盛衰兴亡一同置于酒杯之中,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微小。
“曲埋万丈虹霓志”进一步强调,即使有宏图大志,也可能被日常生活琐碎所淹没,如同彩虹般短暂而难以实现。最后两句“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借屈原和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出在不被理解的时代,唯有知音才能理解自己的无奈和选择,暗含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饮酒为媒介,寓言人生,既有对世事的讽刺,也有对个人境遇的深沉反思,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其四赠妓善作墨梅
江南尽处,堕玉京仙子,绝尘英秀。
彩笔风流,偏解写、姑射冰姿清瘦。
笑杀春工,细窥天巧,妙绝应难有。
丹青图画,一时都愧凡陋。
还似篱落孤山,嫩寒清晓,祗欠香沾袖。
淡伫轻盈,谁付与、弄粉调朱纤手。
疑是花神,朅来人世,占得佳名久。
松篁佳韵,倩君添做三友。
雕木工
君不见峄山高崖斯相迹,枣木刻模真并失。
又不见深之袖手安国碑,帝悟百牛掀倒石。
秦唐二子皆有声,何必今人不逾昔。
拙工砺器雕不已,印版传书差可贵。
方趺图首效碑影,穿凿胶黏总纰颣。
凤山之水生琼玖,斲磨光泽坚而黝。
文章光艳照千古,玉牒万金吁可剖。
刊劖四海多名手,何必区区镌腐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