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酌酒未分襟,啅鹊啼乌亦好音。
晴日倒红生笑颊,烟梧摇渌涨杯心。
可堪岁月供行色,尽把江山博醉吟。
不继芜湖留十日,焦峰浮玉恣幽寻。
南楼酌酒未分襟,啅鹊啼乌亦好音。
晴日倒红生笑颊,烟梧摇渌涨杯心。
可堪岁月供行色,尽把江山博醉吟。
不继芜湖留十日,焦峰浮玉恣幽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再用韵寄丁知县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与友人在南楼饮酒,尽管乌鹊的叫声可能在一般人听来平常,但在他们眼中却是悦耳的“好音”。阳光下,女子的笑容映照在脸颊上,如同倒映的红霞,而轻烟笼罩的梧桐树则在杯中摇曳,增添了饮酒的乐趣。诗人感叹时光匆匆,借酒消愁,将江山美景尽收杯中,醉中吟咏,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
诗人不愿在芜湖停留超过十日,决定启程离去,前往焦峰,尽情探索那里的幽深之美,仿佛浮玉般的山峰等待他的探寻。整首诗通过饮酒赏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剪楮裁筠,涂朱施粉,多情欲迷。
但如飞一去,浑疑剑女,任吹不动,却笑环妃。
细骨玲珑,芳姿飘渺,奔月行常似羿妻。
秋千外,怪弓鞋一捻,稳步云梯。遥遥欲上还低。
最好在、湖边十里堤。
怕巫神娇妒,来行雨湿,封姨轻薄,肯借风吹。
飞燕身轻,惊鸿态逸,天际红霞映舞衣。
丝儿断,看绿珠坠也,倏下楼西。
怅天边恨影,浑不管,夜来颦。
恁瘦到纤纤,窥来小小,觑破真真。黄昏。
画阑自倚,黯盈盈、双照比肩人。
孤枕荒江魂怯,小鬟深阁香温。回看。脸晕红新。
画一角,楚天云。似娉娉袅袅,十三年纪,略皱眉痕。
愁鸳。并舷无寐,暗消凝、汀翠两三分。
特地听风听水,那堪伤别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