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光有宝镜,沉在若邪溪。
朝霞沐其彩,明月扬其辉。
春秋迭代谢,菱花终不萎。
安得佳丽人,持将照蛾眉。
夷光有宝镜,沉在若邪溪。
朝霞沐其彩,明月扬其辉。
春秋迭代谢,菱花终不萎。
安得佳丽人,持将照蛾眉。
这首诗《古意(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夷光有宝镜”开篇,引入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即古代美女夷光拥有的一件宝物——宝镜。宝镜被沉入了若邪溪,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隐匿与遗忘。
接下来,“朝霞沐其彩,明月扬其辉”,描绘了宝镜在自然光影中的美丽映照,无论是晨曦的霞光还是夜晚的月光,都能让宝镜的光彩熠熠生辉。这不仅赞美了宝镜本身的珍贵,也暗示了它所蕴含的永恒之美。
“春秋迭代谢,菱花终不萎”,进一步强调了宝镜如同菱花一般,无论季节如何更替,其美丽永不凋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宝镜比作菱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恒久不变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安得佳丽人,持将照蛾眉”,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拥有这样一件宝镜,用来映照自己美丽的愿望。这里的“佳丽人”既指拥有宝镜的人,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自身美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宝镜这一载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美、历史传说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