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簇敲风百炼成,中宵惊起玉关情。
总然用尽檐前力,应是无心为利名。
一簇敲风百炼成,中宵惊起玉关情。
总然用尽檐前力,应是无心为利名。
这首诗《铁马》由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通过“铁马”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边关战事的深切关注与忧虑,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首句“一簇敲风百炼成”,以“铁马”在风中敲击的声音象征其经过千锤百炼的坚韧不屈,隐喻着边防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出的钢铁意志。这里的“一簇”既指铁马的集合,也暗含了众多士兵共同抵御外敌的集体力量。
次句“中宵惊起玉关情”,描绘了深夜时分,铁马声唤醒了边关将士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玉关”通常指玉门关,是中国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这里借指边关,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远离家乡、坚守边关的深情厚谊。
后两句“总然用尽檐前力,应是无心为利名”,进一步揭示了铁马背后的精神内涵。即使铁马倾尽全力,也不为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宁和边疆的安全。这不仅是对边关将士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也是诗人对忠诚与牺牲价值的高度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铁马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边关将士的英勇与坚韧,更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民族安全的深刻关切,以及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高颂扬。
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
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
三祇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
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
若将铜器作天真,背黑面青赚学人。
本性如空含万物,妙明寂照岂容尘。
山河石壁三春雾,空色全彰六月冰。
智自圆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
天地无穷,人处于中。三才既兆,庶类皆通。
至圣立极,万方所宗。如星拱北,如水朝东。
垂衣而治,天下为公。孝慈道广,是谓大同。
自兹而降,谋用是崇。兵由此起,彊弱相攻。
上下分乱,莫知适从。匪兹礼义,曷能靖共。
顺之者吉,逆之者凶。不能率此,斯曰颛蒙。
穷通得丧,实维降衷。巧愚不与,系于遭逢。
毋肆小智,以菑厥功。安时处顺,于焉考终。
后皇来何从,顿此八纮网。
神皋尘冥冥,冠盖争勇往。
研桑到白首,塞屋犹怏怏。
云何石南牧,上印归州党。
虚装绝桂海,借石压轻桨。
清风肃炎涨,心事映莽沆。
一朝入吴门,几载耀庭幌。
取廉报常丰,溢作百世享。
英英玉华姿,宛有郁林象。
开轩函位置,得地甫寻丈。
何以诏云仍,世居如此榜。
客行触暑向湖涯,拗得青荷作伞持。
岛雨乍来珠乱走,浦风飒至扇同挥。
清香立鹭空思近,圆影游龟竟失依。
正爱微凉消热恼,敢论高盖带倾危。
水中好葺湘累室,阵外何妨蜀客衣。
谁谓脆柔难久恃,自怜芳洁少相知。
截筒拚饮匏尊尽,屑蒂须将肺病治。
摧折敷荣吾庇赖,休歌柱镜不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