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犹羁愧向禽,室中惟鼓少文琴。
众山已觉能相应,何必游踪再讨寻。
婚嫁犹羁愧向禽,室中惟鼓少文琴。
众山已觉能相应,何必游踪再讨寻。
这首诗描绘了对婚姻与自由的矛盾情感,以及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感悟。首句“婚嫁犹羁愧向禽”表达了诗人对于婚姻束缚的内心挣扎和愧疚感,仿佛自己如同被囚禁的鸟儿,无法自由飞翔。接着,“室中惟鼓少文琴”进一步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空虚,家中虽有鼓声,却缺少文雅之琴,暗示了精神世界的贫瘠。
“众山已觉能相应”一句转而抒发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共鸣,似乎山川草木都能理解并回应诗人的情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最后,“何必游踪再讨寻”则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反思与觉悟,认为无需再远游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因为自然与内心早已相互呼应,无需外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婚姻、艺术、自然与内心世界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寻求精神自由与和谐的过程中所获得的领悟。
严郑雅慕道,柳孙迥绝尘。
轩轩霞举徒,岂必非我伦。
即欲乘枯槎,驾言浮海滨。
犹恐耦耕者,笑我曾知津。
以此隐市廛,含弘且游神。
良时复有酒,肴核亦杂陈。
痛饮信何妨,谁能礼束身。
幕天席地间,放浪全吾真。
神仙无大药,世界如宿宾。
散发聊优游,安用恒戚辛。
平生喜山公,今知非达人。
自见慕章甫,强我希垂绅。
日尽西北天,月出东海水。
湖光不碍白,霞色仍馀紫。
悬华祝融寒,委照冰夷喜。
沉浮万状奇,分合一轮是。
一轮当举头,薄言泛兰舟。
在抨弓正满,开奁镜欲流。
争耀萤火微,弄术周生偷。
点翰咏今夕,屈指待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