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回山隐硕人薖,谷口何当有客过。
不是弹冠结绶辈,往来樵斧杂渔蓑。
萦回山隐硕人薖,谷口何当有客过。
不是弹冠结绶辈,往来樵斧杂渔蓑。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首句“萦回山隐硕人薖”以“萦回”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山势的蜿蜒曲折,隐含着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硕人薖”则暗示了山中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隐士,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谷口何当有客过”一句,将视线从山中引向谷口,似乎在期待着有访客的到来,但这种期待并非寻常的社交应酬,而是对真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知音的渴望。后两句“不是弹冠结绶辈,往来樵斧杂渔蓑”,通过鲜明的对比,强调了来访者应当是那些不为官场名利所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这里的“弹冠结绶辈”指的是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官场人士,而“往来樵斧杂渔蓑”则描绘了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如砍柴、捕鱼等,这些活动与自然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隐士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不同访客类型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诗中流露出的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两轮屋角走如梭。太忙些。怎禁他。
拟倩何人,天上劝羲娥。
何似从容来小住,倾美酒,听高歌。
人生今古不须磨。积教多。似尘沙。
未必坚牢,划地事堪嗟。
漫道长生学不得,学得后,待如何。
十里深窈窕,万瓦碧参差。
青山屋上,流水屋下绿横溪。
真得归来笑语,方是闲中风月,剩费酒边诗。
点检歌舞了,琴罢更围棋。王家竹,陶家柳,谢家池。
知君勋业未了,不是枕流时。
莫向痴儿说梦,且作山人索价,颇怪鹤书迟。
一事定嗔我,已办北山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