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
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
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
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景图。"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旬"指的是一旬十日,这里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了雨水滋润之后春意盎然的景象。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则具体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这里的"林果"指的是树上的果实,而"黄梅"很可能是指野生的梅子或者其他黄色花果,这些都已经成熟或即将成熟;而"山苗半夏新"则说明山区的草木正值生长的旺盛时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展现了光与暗、昼与夜的对比。"阳乌"指的是太阳鸟(古代神话中的鸟类),在晴朗的天气中伸展开它的翅膀;而"阴魄"则是古人心目中夜间飞行的幽灵或不祥之物,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展示了自然界日与夜的交替和宇宙的循环。
最后两句"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片宁静而又清晰可辨的地理环境中,能够安坐在这里观赏到连绵不绝、没有任何遮挡的天空,从而清晰地看到那指引方向的北极星(北辰)。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山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澄明。
仙翁未老头总白,飘萧两鬓吹晴雪。
几回览镜心自疑,却怪春风消不得。
面如红玉眼如月,往往问年惊坐客。
到今上马不用扶,风流文采居前列。
新筑雪庵倚山北,竹门昼开纱帽窄。
花扑春缸酒气香,月临秋幌箫声咽。
溪山画图甚奇绝,万事只从閒处阅。
岁寒高谊谁与同,独见梅花好颜色。
玄阴峥嵘厚地裂,朔风如刀剪瑞叶。
雪翁长啸雪庵中,俯仰乾坤迥澄澈。
襟怀寒浥冰壶清,标格烱如璚树洁。
近见麻姑两鬓霜,染髭始信皆无策。
何年竟棹剡溪船,分我冰花沃焦热。
骅骝不受庸驽羁,志与千里风云期。
才杰每称天下士,慷慨必展胸中奇。
十载君归卧云岛,功名岁月閒中老。
烧丹永夜紫霞飞,问字无时绿樽倒。
抱琴正好听鸣泉,明朝又买西江船。
角引晓霜凝别思,梅披晴雪照离筵。
吴山楚水多芳草,黄金台高几时到。
必逢豪杰语襟期,白发谁怜长远道。
人生富贵各有时,朝阳鸣凤梧桐枝。
醉解吴钩赠君去,岁云暮矣归毋迟。
邹超一白丁,凛凛节士操。
挥戈回白日,日沉戈亦倒。
使其缀朝班,不愧国中老。
遂成薛侯名,宇宙忽新造。
煌煌天使星,辉光照穷昊。
老守众所推,深意完城堡。
判笔负所期,丹心向谁告。
城中百万家,稽首忠厚报。
薛侯今有孙,家声宜自保。
邹超不再见,耆旧伤怀抱。
臣各为其主,生死尽其道。
我生百年后,俯仰忧心捣。
侧身望青原,寒烟黯秋草。
混沌夜凿玄黄剖,书契创录垂不朽。
谁将汗简编湘云,渥漆濡丹示悠久。
苍颉馀制见鸟迹,孔壁遗形有蝌蚪。
篆籀孰启冰斯先,分隶每变钟王后。
后来众体多纷更,幻若浮云化苍狗。
徐君适生千载下,体法潜心希八九。
妙知化与心神融,造化无端落吾手。
俨如泰否通往来,解使阴阳成杂揉。
江南此艺虽云多,探赜钩玄只君有。
方今四海洽文化,儗作般那颂元后。
摩崖秦岭空峥嵘,妙手须君镌岣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