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逼人甚,愁边寇未平。
江山含杀气,草树作秋声。
谁复思何武,人多厌祢衡。
功名汗马得,儒素足相轻。
白发逼人甚,愁边寇未平。
江山含杀气,草树作秋声。
谁复思何武,人多厌祢衡。
功名汗马得,儒素足相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战乱之中,内心充满忧虑与无奈的情感。"白发逼人甚,愁边寇未平",通过白发的增多和边境的不安定,表达了岁月流逝和个人命运与国家安危紧密相连的沉重感。"江山含杀气,草树作秋声",运用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肃杀的气氛,暗示战事的紧张和季节的凄凉。
"谁复思何武,人多厌祢衡",诗人借典故表达对和平使者的怀念(何武),同时揭示出人们对于战争厌恶的心理,以及对于激进直言之士(如祢衡)的疏离。"功名汗马得,儒素足相轻",则揭示了社会上对追求功名者与崇尚儒雅之人的不同态度,认为尽管有些人凭借武力获取功名,但文人士大夫往往对他们持有轻视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的白发愁绪为切入点,展现了战乱时代人们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以及对和平与儒雅价值的向往。
中岁探至道,颇欲齐得丧。
偶然遇逆境,又尔起诸妄。
贤哉陈夫子,胸次甚夷旷。
警我以微言,恐我犹事障。
嗟我与夫子,少长异州党。
倾盖逆旅中,谈笑便抵掌。
谁言江浙远,嗜好无异尚。
我虽谬涉世,途穷理归鞅。
而君方朝天,高论献忠谠。
赠君秋兔毫,聊以代杯盎。
勿云管城子,未有食肉相。
当知中书君,日侍九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