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思乡去苦迟,人民城郭总成非。
九原可作吾谁与,三径就荒胡不归。
诗思寂寥无腹稿,病躯憔悴减腰围。
有时梦与钟期遇,閒拂枯桐按玉徽。
华发思乡去苦迟,人民城郭总成非。
九原可作吾谁与,三径就荒胡不归。
诗思寂寥无腹稿,病躯憔悴减腰围。
有时梦与钟期遇,閒拂枯桐按玉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的《小园漫兴四首》之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华发思乡去苦迟”描绘了诗人满头白发,心中涌动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却因种种原因难以成行,心情苦涩。接着“人民城郭总成非”一句,诗人感叹物是人非,往日熟悉的城郭如今已面目全非,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伤感。
“九原可作吾谁与”引用典故,九原有传说为古代贤士埋骨之地,此处表达诗人若能回到九原,又有谁能与他共话桑麻呢?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绪。“三径就荒胡不归”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渴望回归故里,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的遗憾之情。
“诗思寂寥无腹稿”表明诗人思绪纷乱,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慨,暗示了创作的艰难。“病躯憔悴减腰围”描述了诗人身体的衰弱,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艰辛。
最后,“有时梦与钟期遇,闲拂枯桐按玉徽”两句,诗人通过梦境与古人钟子期相遇,借助抚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既是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名山洞府三十六,若拟帽峰犹未足。
有人曾此坐丹炉,有人曾此安棋局。
一朝悟道归去来,依旧紫云锁林屋。
武荣贾客来洛阳,手携尺书叩岩谷。
觌面亲逢吕洞宾,有眼不辨郑文叔。
功成行满欲度人,酬之遗以半升粟。
岂知粒粒皆金砂,一服可但能辟谷。
先嗔后喜来重寻,痴心才动隔山谷。
故老相传金粟仙,凌霄有塔苍标玉。
乾坤外物号无尘,凡夫到此懒著脚。
我来稽首问先生,若为乞得壶中药。
刀圭分与医国人,却入深山抱幽独。
先生道我亦不尘,且走千岩并万壑。
它时相过岳阳楼,定把奇书与君读。
分阃南来征弗庭,荐贤须到李阳冰。
不从沙漠去投笔,便向云山学负苓。
铃阁祇今增玺绶,路车何日饰钩膺。
匣中古剑牢收拾,下取须防有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