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荆榛日日深,山居抱膝且长吟。
便教定亶无公论,不到风闻松竹林。
世路荆榛日日深,山居抱膝且长吟。
便教定亶无公论,不到风闻松竹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世事纷扰中的孤独心境。"世路荆榛日日深",形象地写出人世间的艰难险阻如同丛生的荆棘,日复一日地加深,暗示了仕途或社会环境的复杂与困扰。诗人选择"山居抱膝且长吟",表现出他退隐山林,静心吟咏,以诗书自娱的生活态度,不愿卷入尘世的纷争。
"便教定亶无公论","定亶"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内心的坚定信念,诗人说即使在没有公正舆论的情况下,他也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到风闻松竹林"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清高节操的向往,宁愿远离世俗的耳目,独享松竹相伴的宁静,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独立的人格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面对世事纷扰时的超然与坚韧,以及对高洁人格的坚守,具有浓厚的隐逸文化和士大夫精神。
一片端溪云,至宝俗眼惊。
体方而质刚,翰林叨宠荣。
楮君同出处,松侯难弟兄。
紫肝马肤润,绿晕鸲眼明。
自笑谪仙狂,曾倩妃子擎。
我爱清庙瑟,人吹高门笙。
龙尾与凤咮,圆巧相逢迎。
吾友管城公,奚假乎猩猩。
留此镇山房,移文鸥鹭盟。
好方已成癖,焉用圆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