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翠扑山窗。红亚书床。春来把卷日初长。
不比凉秋疏树下,容易斜阳。清响听琅琅。
齿颊生香。落花水面亦文章。
只是黄鹂嫌太熟,鼓吹诗肠。
空翠扑山窗。红亚书床。春来把卷日初长。
不比凉秋疏树下,容易斜阳。清响听琅琅。
齿颊生香。落花水面亦文章。
只是黄鹂嫌太熟,鼓吹诗肠。
这首诗名为《卖花声》,是清代女词人吴藻所作。诗人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窗外空翠山色、书斋内的读书生活,以及自然中的落花和黄鹂鸣叫,展现了春天的闲适与诗意。
"空翠扑山窗",形象地写出春天山色的清新翠绿仿佛要透过窗户扑面而来,营造出宁静而生动的画面。"红亚书床",则点明了词人正在书斋中,红色的书籍略显陈旧,暗示时光流转,春天的到来使得阅读的时间也变得悠长。
"春来把卷日初长",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白天变长的特点,读书成为日常的乐趣。"不比凉秋疏树下,容易斜阳",与秋天相比,春天的阳光更为明媚,使人不愿轻易错过这美好的时光。
"清响听琅琅。齿颊生香",描述的是读书时的享受,琅琅书声悦耳,仿佛连文字都带着香气。"落花水面亦文章",将落花飘落在水面的景象比喻为美丽的文字,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只是黄鹂嫌太熟,鼓吹诗肠",以黄鹂的鸣叫为喻,表达词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黄鹂似乎嫌她的诗过于熟练,没有新鲜感,激发了她更多的创作灵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既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又融入了词人的读书生活和创作心境,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