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新月。来照瑶房锦瑟。杏红罗帔嫌单。
门掩梨花峭寒。寒峭。寒峭。著得郎衣偷笑。
新月。新月。来照瑶房锦瑟。杏红罗帔嫌单。
门掩梨花峭寒。寒峭。寒峭。著得郎衣偷笑。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樊增祥所作的《转应曲》第五首。它以新月为引子,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的春夜画面。"新月。新月。来照瑶房锦瑟",通过新月的意象,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和女子的孤独,"瑶房"和"锦瑟"则增添了房间的华丽和音乐的氛围。
"杏红罗帔嫌单。门掩梨花峭寒",女子身着淡雅的杏红色披肩,感到有些寒冷,于是轻轻掩上门,门外梨花盛开,更显清冷。"寒峭。寒峭",反复强调了这份寒意,也暗含了女子内心的孤寂和期待。
最后两句"著得郎衣偷笑",女子想象着穿上郎君的衣服,想象中的温暖让她不禁露出微笑,流露出对远方恋人的思念和期盼。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在春夜新月下对爱情的微妙心境。
早事太尉府,谬以才见论。
身作邑中吏,日陪丞相尊。
嵩山云外寺,伊水渡头村。
泉味入香茗,松色开清樽。
题诗人半醉,马上景已昏。
归来属后乘,冠盖迎国门。
悠悠失贫贱,苒苒历凉温。
而今处穷僻,落莫思旧恩。
终日自鲜适,终年长不言。
已觉人事寡,惟闻鸡犬喧。
东风有来信,满幅兰与荪。
深知故人意,遗我涤冥烦。
一章言罨画,溪好如目存。
何须到云壑,便若游花源。
一一先造化,可以轻瑶琨。
成诵今在口,愿将醒病魂。
往岁陪祠泰坛下,始一相见如相知。
我今入幕君有待,喜得款语胜前时。
便嗟陈事日侵汨,虽欲数面曾无期。
忽闻兵吏已迎候,马有行色车将脂。
贺君有意事清简,太守亦鄙寻常为。
骐骥步骤岂局促,凤皇羽翼多威仪。
汉家近亲不复有,召父旧闻于今隳。
隳由狂者生利害,曾未略究民间宜。
祇言引水幸圭赋,矫请罢毁功何施。
千载厚惠一日去,至今农亩空嗟咨。
夫子才高识且远,勿畏势力重扶持。
他年人作去思颂,愿以大字书长碑。
老包曰岳岳生鼎,二人画虎通神明。
凡为一虎不知价,钜公贵士珍其名。
死来年深搜索尽,何意好事识尤精。
丹枫映坡茅叶白,雌者将乳雄坡行。
细毛出肉不见迹,相顾猛气都如生。
忽闻持遗非素望,穷民展玩忘愁婴。
奇哉真是老包笔,世间空有黄金籯。
因思前岁韩公子,亦赠尺纸图生狞。
傍题小子乃包鼎,此时偶得已可惊。
借问吾乡与天下,二包之美谁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