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罗汉院途中口占》
《游罗汉院途中口占》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休论至后日相催,乘兴篮舆到岭隈。

风竹尽摇花玉玦,云山浑作烂银堆。

须知此日逢僧话,不减当年访戴回。

更喜彭君真我辈,溪流渡马肯相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luóhànyuànzhōngkǒuzhàn
sòng / chùquán

xiūlùnzhìhòuxiāngcuīchéngxīnglándàolǐngwēi

fēngzhújìnyáohuājuéyúnshānhúnzuòlànyínduī

zhīféngsēnghuàjiǎndāngnián访fǎngdàihuí

gèngpéngjūnzhēnbèiliúkěnxiāngpéi

注释
至后日:未来。
相催:相约。
乘兴:兴致勃勃。
篮舆:古代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
风竹:风吹竹林。
花玉玦:形容竹叶摇曳如美玉般的花片。
浑:全然。
烂银堆:比喻云山的银白色。
逢僧话:与僧人交谈。
当年:过去。
访戴回:拜访戴公(指晋代名士戴逵)归来。
彭君:指友人彭某。
真我辈:真正的朋友。
肯相陪:愿意陪伴。
翻译
无需谈论未来的相约,兴致勃勃地坐篮舆来到山脚边。
风吹竹叶摇曳,如花玉玦般美丽,云山如堆积的烂银般壮观。
要知道今日与僧人交谈,其乐趣不亚于当年拜访戴公时的心情。
更令人欣喜的是,彭君真是我们这类志同道合的人,他愿意骑马陪我过溪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游罗汉院途中口占》。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

首句“休论至后日相催”表现出一种急迫的心情,似乎时间在不断流逝,诗人要赶紧去做某件事情。紧接着,“乘兴篮舆到岭隈”,则描绘了诗人乘坐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前往山岭的景象。

“风竹尽摇花玉玦”一句,通过对风中摇曳的竹子和像是用玉石制成的花环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这里的“花玉玦”,可能是指山间清新的野花,或许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比喻。

“云山浑作烂银堆”则是对远处云山景色的描写,云雾缭绕的山峦在阳光照射下,如同熔炼的银子一般,显得庄严而壮丽。这样的描摹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须知此日逢僧话”转换了语境,诗人在此强调今天遇见僧人的重要性,可能是在表达一种佛学或哲学的思考。紧接着,“不减当年访戴回”,则是对过去某次访问戴回(古代人物)的回忆,这里的“不减”意味着今天的感受与当年相比毫不逊色。

最后两句“更喜彭君真我辈,溪流渡马肯相陪”,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彭君的喜悦和对同辈之人的认同。这里的“溪流渡马”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画面,而“肯相陪”则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情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和对人际关系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平静,以及他对于生活、友情和精神追求的热爱。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舟中早起

晓望孤峰若可攀,江摇疏雨助潺湲。

云深欲问茅君宅,岩畔都疑米氏山。

便觉梦多琼岛路,不知身近玉虚班。

却嫌刘阮俱凡士,得晤神仙草草还。

(0)

偶书·其三

拚断恩仇平等看,眼前灭念触灵光。

万缘若便当时歇,透体琉璃照肺肠。

(0)

送别陈子明·其一

经年社事阻相期,乍可溪头挹酒卮。

忽语漫漫从此别,愁心一夜绕江湄。

(0)

李豫石常吉得旨归养赋赠·其三

一经万里著金门,归拥朱衣尚泪痕。

愿祝千龄衔舜日,徵书将母起輶轩。

(0)

感鹃

遗事何因化杜鹃,春风到此也相煎。

千林寒鸟都啼晓,独自三更染血烟。

(0)

苦雨三首·其三

阴精离毕已多时,玉女投壶恐未知。

数尺兴波遑问路,何人霄汉漫裁诗。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