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小酌听宁永贞别驾说武夷》
《舟中小酌听宁永贞别驾说武夷》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耳边频送棹歌音,九曲真源我欲寻。

先哲偶谈朱仲晦,深杯时泻密林檎。

闲窗一枕天教睡,蓬岛诸峰梦亦深。

不道凡身是仙骨,拜官还有谢官心。

(0)
鉴赏

这首明代林光的《舟中小酌听宁永贞别驾说武夷》描绘了一幅舟中听闻武夷山故事,内心思绪万千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向往与沉思。

首句“耳边频送棹歌音”,以生动的听觉形象开始,仿佛在读者耳边回响着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九曲真源我欲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九曲溪源头的向往,流露出探索自然奥秘的渴望。

“先哲偶谈朱仲晦,深杯时泻密林檎”两句,借古人之口,引入了关于朱熹(字仲晦)的故事,暗示武夷山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通过“深杯时泻密林檎”的细节描写,既体现了饮酒的雅趣,也暗含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闲窗一枕天教睡,蓬岛诸峰梦亦深”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宁静的环境中,诗人似乎进入了梦乡,与蓬莱仙境的诸峰相会,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最后,“不道凡身是仙骨,拜官还有谢官心”两句,以幽默而富有哲理的方式收尾。诗人自嘲自己虽非仙人,却仍怀有对官职的敬畏之心,表达了对世俗生活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自我反思的多重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题村居壁

何处村居好,山边况水边。

数间茅屋下,一带槿篱前。

绕舍千竿竹,传家二顷田。

但求安乐法,不必问流年。

(0)

答青山阁见寄

诗人无俗事,侵晓访僧居。

山近市声远,楼空松影虚。

耕云虽有地,种药恐无锄。

但学观心法,何须课佛书。

(0)

清泉院用柱间韵

僧居一路曲通村,日落层巅生暮云。

白石巧于山背出,清泉时向涧边闻。

钵盂未信承龙化,锡杖曾经解虎纷。

归去鹤猿应笑我,稚圭何必更移文。

(0)

洪楼分得车字韵

江湖诗境阔,终不似楼居。

老怕吟毡冷,生来酒兴疏。

爱閒随有鹤,因病出无驴。

莫笑柴扉窄,犹堪长者车。

(0)

次洪阳岩太卿韵为方蒙仲书监赋西清风月

莫听豳人歌楚茨,鬻书空笑未多赀。

治中尽说裴怀古,馆下曾宗韩退之。

西望前山谁拄笏,南来别驾例能诗。

昔贤自有清标在,添在桐城一段奇。

(0)

次法石寺即事韵

近郊来往熟,驯犬向人迎。

半是吟将老,何时隐得成。

月明山景合,潮落海痕生。

归路霜钟外,微闻三数声。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