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雅志在东山,其奈苍生债未还。
寄语故人专一壑,不妨清梦落沧湾。
谢公雅志在东山,其奈苍生债未还。
寄语故人专一壑,不妨清梦落沧湾。
此诗描绘了谢安虽心向山水,却因国事未了而难以归隐的情境。诗人通过“谢公雅志在东山”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谢安与现实中的谏长相联系,表达了对谏长未能归隐的惋惜之情。接着,“其奈苍生债未还”一句,点明了谏长未能归隐的原因——国家大事尚未解决,责任重大。诗人以“寄语故人专一壑”表达希望谏长专注于个人兴趣,享受自然之乐的愿望,同时也暗含着对谏长能够找到心灵寄托的期待。“不妨清梦落沧湾”则以清幽的梦境象征归隐的理想状态,既是对谏长的慰藉,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越具体情境的普遍情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古抒怀、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渐江天际来如丝,委蛇下绕孙王祠。
两岸青山如走马,势与江水俱驰下。
疏烟远近见村墟,茅屋竹篱总堪画。
隐士家居溪上村,云烟水石供晨昏。
田园岁入了官赋,足迹不到王侯门。
溪鱼入市充盘餐,啄黍有鸡牢有豚。
论文痛饮醉方已,高朋满座无空樽。
秋风萧萧岁云暮,奔走谁能免公务。
乾坤如许憾身多,何况持家立门户。
写画题诗良独苦,梦魂想像无由睹。
我欲作诗奉明主,挽此高风还淳古,四海苍生悉安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