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五无家思不聊,北庄居士忽相邀。
石安原上春无限,杜老堂前酒正饶。
第二回圆怜月夜,不多人醉赏花朝。
临岐欲觅刘郎别,已入丹崖不可招。
百五无家思不聊,北庄居士忽相邀。
石安原上春无限,杜老堂前酒正饶。
第二回圆怜月夜,不多人醉赏花朝。
临岐欲觅刘郎别,已入丹崖不可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殷奎在春天时节,受邀至北庄居士处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人物情感的交织。
首联“百五无家思不聊,北庄居士忽相邀”开篇即点出诗人孤独无依的状态,与随后的被邀请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由孤独到温暖的情感转变。
颔联“石安原上春无限,杜老堂前酒正饶”描绘了春日石安原上的无限生机与杜老堂前的热闹场景,春意盎然,酒香四溢,渲染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欢愉氛围。
颈联“第二回圆怜月夜,不多人醉赏花朝”进一步深化情感,通过“第二回圆”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怜月夜”表达了对夜晚美景的欣赏与留恋,“不多人醉赏花朝”则流露出对相聚时光的珍视与对未来的不舍。
尾联“临岐欲觅刘郎别,已入丹崖不可招”以“临岐”(分别时)表达离别的伤感,欲寻刘郎却已无法触及,象征着友情的深沉与不可逆转的离别之痛,同时也暗含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把握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