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叟所愿龟曳泥,正平止从屠沽儿。
了知声利昏酣者,一一痴骨包妍皮。
江湖我虽吏隐去,仰视二子终愧之。
逝将归种二顷秫,又欲深凿六亩池。
目寄飞鸿百念息,付渠夸世与钓奇。
山翁溪友结三益,长年直钩时一持。
灌园之隙课阿买,分题细和陶翁诗。
庄叟所愿龟曳泥,正平止从屠沽儿。
了知声利昏酣者,一一痴骨包妍皮。
江湖我虽吏隐去,仰视二子终愧之。
逝将归种二顷秫,又欲深凿六亩池。
目寄飞鸿百念息,付渠夸世与钓奇。
山翁溪友结三益,长年直钩时一持。
灌园之隙课阿买,分题细和陶翁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次前韵言怀》,通过对庄子寓言的引用,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庄叟所愿龟曳泥”暗指庄子追求的超脱尘世,像乌龟般悠然自得。接下来,“正平止从屠沽儿”则批评那些沉溺于声色犬马的人,认为他们外表光鲜,实则内心空虚。
诗人自谦为“江湖吏隐”,虽然身在官场,但仰望那些超脱世俗的“屠沽儿”仍感惭愧。他决定回归田园,种植秫米,开凿池塘,过上宁静的生活。“目寄飞鸿百念息”表达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不再为世事纷扰所累。“付渠夸世与钓奇”则流露出对世人争名逐利的讽刺,他更愿意享受垂钓的乐趣,保持个性的独特。
“山翁溪友结三益”描绘了与山水朋友的深厚情谊,他们以简单的生活方式互相砥砺,共同提升。“长年直钩时一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灌园之隙课阿买,分题细和陶翁诗”则表明诗人闲暇之余还会教导后辈,同时以陶渊明为榜样,创作诗歌,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选择和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观念的批判,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和哲理思考。
属闻旌节西南归,跨剑越栈窥峨眉。
便将峨眉软庐阜,孔明十倍于曹丕。
怀哉西南一万里,日者庸人扰之耳。
豁然天地复清明,断自葛韦遗俗起。
我寻竹岩踏雪来,好怀尽为江山开。
人物于人尤不恶,更于众角寻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