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迁烽静,单骑客过红螺碛。破碎沙堆蔺石。
缠紫草、巉负垣脊。同落凤,飞狐厄。
强半是、汉痕唐迹。
尚那角、日闪红旗,贴堑防秋立柴栅。
何当负得,钩镵劲铁,来此垦烟寻镝。
漫凭吊、云黄树赭,五原焦郁,下有殇魂宅。
是谁筹画。想驻马、帐门横戟。
到今时、逻夜人稀,雨丛磷碧。
戍迁烽静,单骑客过红螺碛。破碎沙堆蔺石。
缠紫草、巉负垣脊。同落凤,飞狐厄。
强半是、汉痕唐迹。
尚那角、日闪红旗,贴堑防秋立柴栅。
何当负得,钩镵劲铁,来此垦烟寻镝。
漫凭吊、云黄树赭,五原焦郁,下有殇魂宅。
是谁筹画。想驻马、帐门横戟。
到今时、逻夜人稀,雨丛磷碧。
这首《征部乐·剩垒》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边塞战场的遗迹与历史的沧桑感。
开篇“戍迁烽静”,点明了边疆从战乱到平静的变化,烽火不再,战争的痕迹逐渐消失。接着“单骑客过红螺碛”,描绘了一位孤独的旅人在荒凉之地穿行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苍凉的氛围。
“破碎沙堆蔺石”、“缠紫草、巉负垣脊”、“同落凤,飞狐厄”等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战场的残破景象和曾经的激烈战斗。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战场的残酷,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
“强半是、汉痕唐迹”一句,将目光拉回历史,强调了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的汉唐时期的战争与辉煌。而“尚那角、日闪红旗,贴堑防秋立柴栅”则进一步描绘了边防的场景,红旗在阳光下闪耀,柴栅树立在壕沟旁,象征着对边界的守护与警惕。
接下来,“何当负得,钩镵劲铁,来此垦烟寻镝”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人能带着坚韧的工具,来到这里开垦荒地,寻找箭矢,寓意着对和平与发展的向往。同时,这一句也暗含了对历史的反思,即如何从过去的战争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漫凭吊、云黄树赭,五原焦郁,下有殇魂宅”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如黄色的云彩、赭色的树木、焦枯的五原,以及埋葬着亡灵的地方,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悲凉与历史的沉重。这不仅是对过去战争的哀悼,也是对生命逝去的感慨。
最后,“是谁筹画。想驻马、帐门横戟。到今时、逻夜人稀,雨丛磷碧。”这一段通过设问和想象,提出了对历史决策者的疑问,同时也描绘了当前边疆的宁静与夜晚巡逻人员的稀少,以及雨后丛生的磷光,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是对历史的深思。
整首词以边塞战场为背景,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历史的变迁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