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魏使君宿龙洞山寺同赋·其二》
《与魏使君宿龙洞山寺同赋·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使君春兴满绨袍,綵笔青山对浊醪。

望去天回双阙迥,坐来云尽一峰高。

蛟龙出入常风雨,鸿鹄拚飞自羽毛。

愧我淹留逢楚客,攀援桂树咏离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魏使君在龙洞山寺共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

首联“使君春兴满绨袍,彩笔青山对浊醪”,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里使君的兴致勃勃,他身着绨袍,手持彩笔,在青山绿水间饮酒作画,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跃然纸上。

颔联“望去天回双阙迥,坐来云尽一峰高”,通过远眺与近观的对比,描绘了天空与山峰的壮丽景象。远处的双阙在天边回旋,显得格外遥远;而近处的山峰在云雾散尽后,显得格外高耸入云,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颈联“蛟龙出入常风雨,鸿鹄拚飞自羽毛”,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蛟龙与鸿鹄的行为与自然界中的风雨、羽毛相联系,既展现了动物的自由与活力,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力量与平衡的关系。

尾联“愧我淹留逢楚客,攀援桂树咏离骚”,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滞留于此的感慨,同时借用了楚客(古代楚地的文人)和《离骚》(屈原的代表作)的典故,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人在这里不仅欣赏到了自然美景,也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深沉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文化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铜雀台

君王冥漠不可见,铜雀歌舞空裴回。

西陵啧啧悲宿鸟,高殿沈沈闭青苔。

青苔无人迹,红粉空相哀。

(0)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舒和

六钟翕协六变成,八佾徜徉八风生。

乐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0)

岳州宴别潭州王熊二首·其二

缙云连省阁,沟水遽西东。

然诺心犹在,荣华岁不同。

孤城临楚塞,远树入秦宫。

谁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

(0)

伤迁客殁南中

故人何处殁,谪宦极南天。

远地身狼狈,穷途事果然。

白须才过海,丹旐却归船。

肠断相逢路,新来客又迁。

(0)

杂曲歌辞.热戏乐

热戏争心剧火烧,铜槌暗热不相饶。

上皇失喜宁王笑,百尺幢竿果动摇。

(0)

平阴夏日作

西来渐觉细尘红,扰扰舟车路向东。

可惜夏天明月夜,土山前面障南风。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