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茅斋跨石台,玉杯瑶席倚云开。
天边湘色褰帷入,地底漓江逐马来。
北极自勤瞻阙梦,西山谁有济时才。
侧身天地酣歌里,鸿雁冥冥首重回。
突兀茅斋跨石台,玉杯瑶席倚云开。
天边湘色褰帷入,地底漓江逐马来。
北极自勤瞻阙梦,西山谁有济时才。
侧身天地酣歌里,鸿雁冥冥首重回。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天开图画亭》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象。首句“突兀茅斋跨石台”展现了茅屋建于奇峰之上,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的壮观。接下来的“玉杯瑶席倚云开”则暗示了亭子的高雅与主人的豪情,仿佛仙人宴饮之地。
“天边湘色褰帷入,地底漓江逐马来”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想象,湘水如帘幕般从天边垂落,漓江则似奔马般从地下涌出,生动描绘了山水的动态美和空间感。诗人借此寓言江山壮丽,暗含人才辈出之意。
“北极自勤瞻阙梦,西山谁有济时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才的关注,希望有人能像北极星一样引领国家,或有济世之才以解救时弊。最后,“侧身天地酣歌里,鸿雁冥冥首重回”以鸿雁归巢的形象,寓言自己在天地间纵情歌唱,期待着未来能有志士归来,为国效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亭子的景色和寓意,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才的深深关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