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高悬碧嶂馀,清溪直走梵王居。
钟声晓落千林月,石色寒窥万古书。
小阁峰阴晴雪拥,乱山天外白云疏。
人传飞锡何年事,风送空花点客裾。
古寺高悬碧嶂馀,清溪直走梵王居。
钟声晓落千林月,石色寒窥万古书。
小阁峰阴晴雪拥,乱山天外白云疏。
人传飞锡何年事,风送空花点客裾。
这首诗描绘了锡寺的静谧与庄严。首联“古寺高悬碧嶂馀,清溪直走梵王居”以“古寺”、“碧嶂”、“清溪”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仿佛梵王的居所般超凡脱俗。接着,“钟声晓落千林月,石色寒窥万古书”两句,通过晨钟与月光、石色与古书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古老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深邃。
“小阁峰阴晴雪拥,乱山天外白云疏”则转而描写寺内的景象,小阁在峰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幽静,晴雪覆盖,更添几分清冷之感;远处的乱山与天边的白云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辽阔而又孤寂的意境。最后,“人传飞锡何年事,风送空花点客裾”两句,借传说中的“飞锡”之事,以及风中飘落的“空花”,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锡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宁静之美,以及蕴含的历史与哲学意味,让人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的享受,又能引发对人生、历史乃至宇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