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灶》
《丹灶》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金鼎丹成透碧天,尚留丹灶在层巅。

一丸五色光腾夜,乞取从教作散仙。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丹灶》。诗中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充满想象的画面,通过“金鼎丹成透碧天”这一句,展现了炼丹术士追求长生不老的神话色彩。金鼎象征着炼丹的器具,丹成则意味着炼制出的灵丹妙药,其穿透碧天的景象,既表现了炼丹术的神奇,也暗示了修炼者追求的境界超越了凡尘。

“尚留丹灶在层巅”一句,进一步渲染了丹灶所在之地的高远与神秘,仿佛是通往仙境的入口。丹灶作为炼丹的遗迹,不仅见证了古代炼丹术的辉煌,也寄托了人们对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向往。

“一丸五色光腾夜”描绘了炼成的丹药在夜晚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这不仅是对丹药神奇效果的赞美,也是对炼丹术士技艺高超的颂扬。五色光腾夜,既美丽又神秘,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最后,“乞取从教作散仙”表达了诗人对于拥有这种神奇力量的渴望,希望得到这样的丹药,从而能够超脱尘世,成为逍遥自在的散仙。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浪漫的想象,展现了古代炼丹术的神秘魅力以及人们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其四石窦泉香

季子坡翁怀古间,松楸石窦水潺湲。

源源本本钟情处,家在泉南第几山。

(0)

予自七十始制生棺题曰归息庵而繫以辞

宇宙此蘧庐,循环自终始。

梦觉总非真,瞬息通今古。

(0)

送临淮李秀岩留守南京·其二

幕府高临建业开,风流谁似邺侯才。

金貂十叶舒仙李,画戟三山荫省槐。

挥麈韬分龙虎胜,鸣铙歌出凤凰台。

遥怜他夜南楼月,清兴何人许共陪。

(0)

翟家妇

髫年伉俪转堪哀,就义从容到夜台。

绿鬓乾坤馀片石,丹心今古独飞灰。

旌书帝里龙光近,芳誉人间凤藻回。

此日翟公门下客,相怜不为世情来。

(0)

七十一答同社

乞得閒身下殿头,片心已被海云留。

寻常行乐惟书案,七十稀龄又度秋。

投赠句皆双白璧,助吟尊有几青州。

多情莲社同心侣,容我珠江理钓钩。

(0)

捣衣篇

蛾眉婉娈香闺妇,揽镜看花矜自顾。

同游偶上木兰船,拾得波间双尺素。

殷勤浣手自开缄,知是辽阳迢递还。

夫戍远过鸭绿水,妾家近住凤凰山。

凤凰山上花尚发,鸭绿江边风渐寒。

落叶情随秋滚滚,捣衣心逐月漫漫。

月转西厢移北斗,砧杵连绵夜良久。

还将宝带结同心,自向罗幛甘独守。

罗帏宝带宛垂垂,却耐青春长别离。

敛恨空题纨扇赋,含情更制剪刀词。

红绡拭泪增憔悴,且把戎衣早相寄。

恨无双翼随飞云,坐拊花砧长忆君。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