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桃李只须臾,白白朱朱彻树无。
亭怪草《玄》加旧白,窗嫌点《易》乱新朱。
无方漂泊关游子,如此衰残类老夫。
来岁重开还自好,小篇聊复记荣枯。
一园桃李只须臾,白白朱朱彻树无。
亭怪草《玄》加旧白,窗嫌点《易》乱新朱。
无方漂泊关游子,如此衰残类老夫。
来岁重开还自好,小篇聊复记荣枯。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落花五十首(其七)》描绘了一幅春日桃花凋零的景象。首句“一园桃李只须臾,白白朱朱彻树无”写出了满园桃花和李花在短时间内纷纷飘落,花瓣洁白与粉红交织,整个园中一片繁华凋零的景象。接下来,“亭怪草《玄》加旧白,窗嫌点《易》乱新朱”通过比喻,将落花比作书卷中的文字,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如书页上的墨迹,新旧更替,增添了岁月的沧桑感。
“无方漂泊关游子,如此衰残类老夫”借落花寓意游子在外漂泊不定,如同无定的落花,与诗人自身的衰老境况相映照。最后两句“来岁重开还自好,小篇聊复记荣枯”表达了对来年花开依旧的美好期待,同时也感慨世事轮回,人生荣枯,以小诗记录下这花开花落的自然与人生的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的场景,寓言人生,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出郭若不早,到山日已昏。
阪从灯下陟,草自雾中扪。
未历诸山胜,先寻古洞源。
敢誇济胜健,还藉土人援。
径窄时分队,山欹欲悸魂。
登登路逾窅,望望岭加尊。
遇石频思憩,穿岩或借蹲。
风来时作阵,瀑响听如奔。
俗骨何当换,幽怀暂许论。
一身怜秽浊,双足想腾骞。
稍过流杯石,知为天洞门。
荒祠无卧具,聊共枕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