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子立秋·其二》
《甲子立秋·其二》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海国知秋早,凉生萍末风。

候虫吟四壁,疏雨落孤桐。

齿任衰迟逼,心怜少壮同。

那能悲髀肉,垂老尚樊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海国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微妙变化。首句“海国知秋早”点明地点与时节,暗示着远离大陆的海岛在秋天来得更为明显。接着,“凉生萍末风”一句,以微风吹过浮萍表面带起的凉意,形象地描绘出初秋的凉爽气息。

“候虫吟四壁,疏雨落孤桐”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与凄清。候虫的低吟和稀疏的雨滴落在孤独的梧桐上,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寂寥氛围。这种声音与画面的结合,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生命的律动。

“齿任衰迟逼,心怜少壮同”两句转而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牙齿的衰弱是身体衰老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他将自己与年轻时的自己相比较,流露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珍惜。

最后,“那能悲髀肉,垂老尚樊笼”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仍不甘于被生活束缚,渴望自由的心境。这里的“髀肉”借指肌肉萎缩,常用来比喻人老体衰。诗人却说即使到了垂暮之年,也不愿意像囚鸟一样被困在樊笼之中,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海国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由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满江红 重九日,山居感兴

五柳成阴,三径晚、宦游无味。
还自叹、迎门笑语,久须童稚。
归去来兮尊有酒,素琴解写无弦趣。
醉时眠、推手遣君归,吾休矣。
富与贵,非吾事。
贫与贱,宁吾累。
步东篱遐想,昔人高致。
霜菊盈丛还可采,南山依旧横空翠。
,但悠然、一点会心时,君须记。

(0)

江城子 元日有感

数椽茆舍大如蜗。
老生涯。
寄山家。
遮眼文书,随分有些些。
自愧行年如伯玉,思往事,尽堪嗟。
从他*吹沸鸣蛙。
鬓霜华。
晓来加。
南北东西,泛若水中槎。
此去存身知有道,深自隐,效龙蛇。

(0)

临江仙 幽怀,用前韵

白首老儒身连蹇,不随时世纷华。
尽他人笑鲁东家。
皇天如欲治,舍我复谁耶。
此道未行应有待,何须思虑无涯。
男供耕获女桑麻。
薄躯何所事,问柳与寻花。

(0)

满庭芳 山居偶成,每与文翰二三子论文把酒

归去来兮,吾家何在,结茆水际林边。
自无人到,门设不须关。
蛮触政争蜗角,荣枯事、不到尊前。
应堪叹,清溪流水,东去几时还。
此身何处著,从教容与,木雁之间。
算躬耕陇亩,在我无难。
便把锄头为枕,眠芳草、醉梦长安。
烟波客,新来有约,要买钓鱼竿。

(0)

生查子 正月上旬夜,梦寐间闻雪作。诘旦起

西望长河,仅一发耳。
作长短句,以写一时胜概淡月晃书窗,夜静云撩乱。
欹枕潇潇听雪声,落叶闲阶满。
清晓独开门,淡荡东风软。
诗句成时堕渺茫,眼底江天远。

(0)

望月婆罗门引 癸卯元宵,与诸君各赋词以为

华所见,以望月婆罗门引歌之。
酒酣击节,将有堕开元之泪者暮云收尽,柳梢华月转银盘。
东风轻扇春寒。
玉辇通宵游幸,采伏驾双鸾。
间鸣弦脆管,鼎沸鳌山。
漏声未残。
人半醉、尚追欢。
是处灯围绣毂,花簇雕鞍。
繁华梦断,醉几度、春风双鬓班。
回首处、不见长安。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