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最高处,秋水亘长天。
剧怜江上明月,浩荡不知年。
但见圆灵清澈,倘少琼浆玉液,何计却秋寒。
千里共遥诉,疑在有无间。对良夜,思远道,难能眠。
有情最苦离别,难盼客中圆。
但愿杯中长满,更说坐中长醉,乐事到今全。
问月寂无语,桂影独便娟。
楼阁最高处,秋水亘长天。
剧怜江上明月,浩荡不知年。
但见圆灵清澈,倘少琼浆玉液,何计却秋寒。
千里共遥诉,疑在有无间。对良夜,思远道,难能眠。
有情最苦离别,难盼客中圆。
但愿杯中长满,更说坐中长醉,乐事到今全。
问月寂无语,桂影独便娟。
这首《水调歌头》以清雅之风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与情感。开篇“楼阁最高处,秋水亘长天”,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而宁静的境界,秋水与长天相连,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深邃的视觉效果。接着,“剧怜江上明月,浩荡不知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江面上那轮明月的深深喜爱,月光仿佛跨越了时间的界限,让人心生感慨。
“但见圆灵清澈,倘少琼浆玉液,何计却秋寒。”诗人通过想象,若能有美酒相伴,或许能驱散秋日的寒冷,进一步深化了对中秋佳节团圆与温暖的渴望。接下来,“千里共遥诉,疑在有无间”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相隔千里,那份情感依然如在眼前,难以割舍。
“对良夜,思远道,难能眠。”夜晚的美景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难以入眠,这份情感的细腻与复杂跃然纸上。“有情最苦离别,难盼客中圆。”离别之苦与对团聚的期盼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但愿杯中长满,更说坐中长醉,乐事到今全。”表达了诗人希望借酒消愁,享受此刻的欢乐,尽管这只是暂时的逃避。而“问月寂无语,桂影独便娟。”则以月的沉默和桂花的美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美好,整个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
整首词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亲人、对生活的深切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