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发蛮夷涨,山添雨雪流。
大声吹地转,高浪蹴天浮。
鱼鳖为人得,蛟龙不自谋。
轻帆好去便,吾道付沧洲。
江发蛮夷涨,山添雨雪流。
大声吹地转,高浪蹴天浮。
鱼鳖为人得,蛟龙不自谋。
轻帆好去便,吾道付沧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波涛汹涌的江景,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江发蛮夷涨"一句,通过“蛮夷”来形容江水的猛烈与异乎寻常之态,传达出一种自然界的狂野与冲击力;"山添雨雪流"则进一步渲染了这股力量的无所不在。接下来的"大声吹地转,高浪蹴天浮",通过“大声”和“蹴天”的动作,展现出江水的巨大能量,这种描写手法极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够听见波涛的声音,看见波浪冲击天际的情景。
下半首转向了人的活动与命运,"鱼鳖为人得,蛟龙不自谋"似乎在表达一种宿命观念,即是非由人决定,而是自然之物的造化。这不仅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也隐含着对个人命运不可抗力的无奈。
最后一句"轻帆好去便,吾道付沧洲"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汹涌的江水和不可预测的未来时,依然保持着一种超脱与自信。在这里,“轻帆”象征着诗人的心境之轻盈,而“吾道付沧洲”则是说诗人将自己的道路托付给了那广阔无垠的大自然,这里有对未来某种坦然和接受的态度。
整体来说,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世界,不仅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的敏锐眼光,也表达了他面对命运时的豁达胸怀。
府开天策敦儒林,章缝鱼雅欣盍簪。
优游永日夫何事,未必徒耽经史资歌吟。
当时学士数十八,世间争羡登瀛洲而入琳阙。
试问阎家右相传神笔,是中谁果真仙骨。
我闻潜龙勿用子之纲,通易岂必惟京房。
雍容群彦倘陈及,庶其祸弭䦧于墙。
春秋要欲责贤备,我偶为歌申其义。
伯时摹古搆长图,有合阎乎姑且置。
南登九仙峰,西忆双溪月。
玉轮千里悬秋光,环佩玲珑上瑶阙。
仙人去去不可留,听我一曲歌丹丘。
清晨摇曳采云别,白日飘忽乘天游。
我宫之真师,乃是紫阳客。
与君铭骨授长生,昔隐兹峰鍊精魄。
谁料丹砂化成烟,谪向人间二十年。
玄风笑翳花源去,化衣醉拂秋霞眠。
青童返霓旌,相招拥仙跸。
下窥城郭几回新,手种长松已千尺。
杳然真师失其踪,身骑白羊去无穷。
鸾啼鹤怨天府空,长攀玉树期相逢。
君家乘龙度百越,过予洒扫石上月。
真师不来君又发,还掩洞房泣仙骨。
西畴昨夜膏雨足,村村绿树啼布谷。
农夫相唤整锄犁,早起驱牛出茅屋。
土腴牛健耕易深,暖云笼日春阴阴。
斜阳未下终十亩,一卷遗经行自吟。
山妻相敬如宾友,炊黍烹葵馌南亩。
溪边濯足陇头坐,高歌且尽壶中酒。
年来不用忧旱涝,高田宜黍低宜稻。
官租纳足食有馀,社酒鸡豚自相劳。
人言耕夫苦,我道田家好。
但愿五风十雨年谷登,室家团圞永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