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六驱车夜叩关,起来四面失烟寰。
映书冷艳便穷巷,琢句高情动北山。
侍立政思伊水上,风流不到灞桥间。
须臾月上梅花冷,人与梅花相对闲。
滕六驱车夜叩关,起来四面失烟寰。
映书冷艳便穷巷,琢句高情动北山。
侍立政思伊水上,风流不到灞桥间。
须臾月上梅花冷,人与梅花相对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和无适四时赋雪梅(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洁情操和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滕六驱车夜叩关,起来四面失烟寰。"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急促奔波的画面。"滕六"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车辆,"夜叩关"则表明时间紧迫,诗人在夜色中驱车前行,到达目的地时四周已经迷失在烟雾之中。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急切的情绪和对时间的掌控。
"映书冷艳便穷巷,琢句高情动北山。" 这里写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静谧的夜晚,诗人手捧书卷,字里行间散发着冷冷的光辉,仿佛能引领他走向更为深邃的精神领域。而"琢句高情动北山"则表达了诗人的文学追求和对高远情操的不懈追求。
"侍立政思伊水上,风流不到灞桥间。"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站在河岸边,心系国家大事,但他的忧虑却如同无法触及的风流,显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须臾月上梅花冷,人与梅花相对闲。"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诗人在短暂的时间里,仰望着清冷的月光,下方的梅花也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怀与深沉的内心世界,是一篇情感真挚、意境高远的佳作。
通籍三公后,监州五岭深。
欲知明主意,将慰远人心。
岁计多藏药,舟行不废琴。
归书清白最,宁问橐中金。
世德践甲科,青紫信可拾。
故乡特荣辉,高门复树立。
馀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
烟水万人家,熙熙自翔集。
又得贤大夫,坐堂恩信敷。
春风为君来,绿波满平湖。
乘兴访隐沦,今逢贺老无。
文藻凌云处,定喜江山助。
未能同仙舟,离樽少留驻。
行行道不孤,明月相随去。
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
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
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
悠悠当日者,千载祗惭魂。
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
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
平看月上早,远觉鸟归迟。
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高压郡西城,观风不浪名。
山川千里色,语笑万家声。
碧寺烟中静,红桥柳际明。
登临岂刘白,满目见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