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较艺谒彤闱,衣锦南还倍有辉。
细雨绿波侵画舫,煖风晴日动牙旂。
花飞楚驿闻莺近,春尽湘潭见雁稀。
四海只今无战伐,到家灯火莫相违。
青年较艺谒彤闱,衣锦南还倍有辉。
细雨绿波侵画舫,煖风晴日动牙旂。
花飞楚驿闻莺近,春尽湘潭见雁稀。
四海只今无战伐,到家灯火莫相违。
这首诗描绘了青年在朝廷较艺后,衣锦还乡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归乡情怀与对和平时代的赞美。
首联“青年较艺谒彤闱,衣锦南还倍有辉”,开篇即点明青年在朝廷中展示才华,获得荣耀,而后衣锦还乡,光彩照人。这里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荣耀,也暗含了对国家培养人才的颂扬。
颔联“细雨绿波侵画舫,暖风晴日照牙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年返乡途中的景象。细雨轻拂,绿波荡漾,画舫悠然前行;暖阳高照,牙旗随风飘扬。这两句不仅渲染了归乡的氛围,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颈联“花飞楚驿闻莺近,春尽湘潭见雁稀”,进一步深化了归乡的主题。楚驿处花开正盛,黄莺啼鸣,春意盎然;而当春尽时分,湘潭之地雁群稀少,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尾联“四海只今无战伐,到家灯火莫相违”,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赞美和对家庭团聚的期待。在经历了战争与动荡之后,如今四海之内皆安宁,希望主人公回到家中,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不要错过这难得的相聚时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年衣锦还乡的场景,以及对和平时代的向往与珍惜,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祝福。
海棠过却,费宝鸭沈烟,茜窗多暝。暮愁惯领。
更楼阴惨绿,罥春如病。皱水前池,别有惊鸿倩影。
怯明镜。说憔悴近来,人比花更。高处谁共凭。
忆俊约年时,月圆风定。采香路迥。
只金铃,未减惜花情性。杜宇声声,不管梨云梦冷。
晚霞靓。唱庭花,隔帘犹听。
把西湖、移来深曲,四山环作溪渚。
白头喜结芦花伴,点染绿蘋红树。桥外渡。
引一叶瓜皮,背雁摇秋去。蒲牢定处。
认水绕僧扉,云依客座,湘点好茶具。
词人愿,要觅鸥波閒趣。西楼同卧凉雨。
诗龛静护香魂妥,那羡神仙鸳鹭。凭寄语。
道城郭沧桑,旧感东园句。仙凡路阻。
只俎豆名山,画图灵境,酹酒对公舞。
破瑟寻鸾,遗钗拾凤,香尘潮没仙踪。
文杏仍花,客来已换愁容。
芳尊屡导低鬟笑,霎金迷、梦影惺忪。
话松陵、老去词仙,莫过垂虹。
苍颜白发维摩境,拚散花何碍,玉局缘空。
漫说华鬘,天涯双卫难逢。
啼莺不管人伤别,劝斜阳、冷入帘栊。
算多情、洛浦微波,独驻惊鸿。
向琼楼开筵。挂晶毬万点,光映霜天。
更启瑶窗呼出,照花银蟾。偏触我,新愁牵。
叹岁华、消磨从前。
但醉去吹箫,狂来说剑,憔悴过中年。
红毹席,书鸾笺。有东瀛旧侣,西海群仙。
似在纤腰宫里,听弹湘弦。抛一串,歌珠圆。
舞绣裙、惊鸿翩翩。拚酣饮千觞,宵深醉从花下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