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闺娃态,全非粉黛妆。金冠覆额体矜庄。
手执琼箫归侍绣帏旁。桐叶惊宵落,莲花滴漏长。
月移竹影过西窗。不觉惊回残梦断柔肠。
洗尽闺娃态,全非粉黛妆。金冠覆额体矜庄。
手执琼箫归侍绣帏旁。桐叶惊宵落,莲花滴漏长。
月移竹影过西窗。不觉惊回残梦断柔肠。
这首《风蝶令》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的静谧中独自沉思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唯美的画面感。
首句“洗尽闺娃态,全非粉黛妆”,开篇即点明了女子卸去了日常的装扮,以最自然的状态呈现,暗示着内心的纯净与真实。接着“金冠覆额体矜庄”,虽未直接描述女子的外貌,但通过“金冠”这一细节,展现了她内在的庄严与高贵气质。
“手执琼箫归侍绣帏旁”,女子手持玉箫,回到绣帘遮掩的闺房,这一动作不仅表现了她的雅致与娴静,也预示着她即将进入一个充满思绪与情感的世界。接下来的“桐叶惊宵落,莲花滴漏长”,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桐叶的飘落与莲花的滴水声,仿佛是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女子内心情感的波动。
“月移竹影过西窗”,月亮的移动使得竹影在窗户上缓缓移动,这一景象既美丽又富有诗意,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女子思绪的绵延。最后,“不觉惊回残梦断柔肠”,在这样的环境中,女子似乎陷入了一个梦境,但最终被现实唤醒,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梦境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整体而言,《风蝶令》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在夜晚独处时内心世界的画卷,充满了情感的深度与美的意境,展现了清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