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使诣李中麓太常求录诸经图解获之喜而赋谢》
《遣使诣李中麓太常求录诸经图解获之喜而赋谢》全文
明 / 朱睦㮮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好古君侯最,遗编赖不亡。

远从济上授,曾向壁中藏。

负马图才识,伤麟义未荒。

简将青竹剖,函以碧芸香。

存乐元闻鲁,传经幸在梁。

因观科斗字,白日到羲皇。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睦㮮所作的《遣使诣李中麓太常求录诸经图解获之喜而赋谢》。诗中表达了对古代经典书籍的珍视与敬仰之情,以及对获得这些珍贵资料的喜悦和感激。

首句“好古君侯最”,赞美了对古代文化有深厚兴趣的君侯,表达了对这种追求的赞赏。接着,“遗编赖不亡”则强调了古代文献的重要性,即使在历史长河中,这些书籍仍然得以保存下来,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远从济上授,曾向壁中藏”两句,描绘了古代知识传授和收藏的情景,通过“济上”和“壁中”这两个地点,形象地展示了知识的传承和保存方式。其中,“济上”可能指的是济水流域,古代学者常常在此进行学术交流;“壁中”则可能指书斋或藏书之所,强调了书籍的珍贵和保护。

“负马图才识,伤麟义未荒”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对古代文化的重视。通过“负马图”和“伤麟”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智慧和道德观念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价值并未被遗忘或荒废。

“简将青竹剖,函以碧芸香”描绘了古代书籍制作的精细工艺,使用青竹作为材料,碧芸香作为防腐剂,体现了古人对知识传承的严谨态度。

“存乐元闻鲁,传经幸在梁”这两句,通过“鲁”和“梁”的典故,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的重视。其中,“鲁”可能指的是孔子的故乡鲁国,象征着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梁”则可能指梁国,与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两句强调了儒家经典在不同地域的传播和影响。

最后,“因观科斗字,白日到羲皇”表达了对古代文字的欣赏和对先贤的敬仰。通过观察科斗字(一种古代文字),诗人仿佛穿越时空,直接与古代的圣贤对话,感受到了他们的智慧和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献、文化传承和先贤智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朱睦㮮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根蟠厚地干参天,还合宫墙不记年。

遥想杏坛传道日,唯应此木见三千。

(0)

黔阳春日杂咏六首·其二

风起杨花满院飞,翠屏门外送清辉。

蛮中好景非吾土,春燕来时客未归。

(0)

黔阳春日杂咏六首·其一

满庭落叶似深秋,好鸟鸣时地转幽。

坐对青山才咫尺,会登绝顶望中州。

(0)

过贾鲁宅

长平驿是相君家,不见当时富贵花。

只有苍苍乔木在,至今犹宿夕阳鸦。

(0)

铜雀台

铜雀台高春日明,春风无限绮罗情。

笙歌莫向西陵奏,松柏萧萧起暮声。

(0)

临清曲

临清人家枕闸河,临清贾客何其多。

停舟落落无可语,呼酒只对长年歌。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