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赵尉洞源泉》
《题赵尉洞源泉》全文
宋 / 许月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归去来词书印历,高风千载汝南评。

松间风影有地籁,林下炎天无水声。

行客诗魂同石瘦,主人心事共泉清。

明朝遮日长安去,君亦曹装趣上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wèidòngyuánquán
sòng / yuèqīng

guīláishūyìngāofēngqiānzǎinánpíng

sōngjiānfēngyǐngyǒulàilínxiàyántiānshuǐshēng

xíngshīhúntóngshíshòuzhǔrénxīnshìgòngquánqīng

míngcháozhēchángānjūncáozhuāngshàngjīng

注释
归去来:回归故乡。
词书印历:过去的书籍和记录。
汝南评:汝南地区的评价(指高尚的风范)。
松间风影:松林中的风和影子。
地籁:自然的声音。
林下炎天:炎热的夏天。
水声:流水声。
行客:远行的人。
诗魂:诗人的感情。
石瘦:比喻诗情深沉。
主人:这里的主人。
心事:内心的想法或忧虑。
泉清:比喻心地清澈。
明朝:明天。
遮日:遮挡阳光。
长安:古都长安。
君亦:你也将。
曹装:整装。
趣上京:前往京城。
翻译
回到故乡,翻开旧时的书籍和记录,千年的高尚风范在汝南受到赞誉。
松林间的风影中,自然的声音回荡,炎热的夏天林下却听不到流水声。
行者的诗情如石头般瘦削,主人的心事像泉水般清澈。
明天就要遮住太阳离开这里前往长安,你也整装待发,踏上进京之路。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归乡之际,心境的宁静与自然景物的和谐。"归去来词书印历"表明诗人在归途中沉浸于古人的诗书与印刷文化,而"高风千载汝南评"则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及批评能力。

"松间风影有地籁,林下炎天无水声"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风在松林间游走,仿佛有着古老的智慧与故事;而炎热的夏日却没有流水的声音,这种对比增添了一丝寂静感。

接下来的"行客诗魂同石瘦,主人心事共泉清"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交流。旅途中的诗人与坚硬的石头一样,内心充满着文学灵魂;而主人(可能是指居住在此地的人)的心事则如同清澈的泉水一般纯净。

最后,"明朝遮日长安去,君亦曹装趣上京"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向往。早晨的阳光掩映着行走的道路,诗人要前往曾经辉煌的长安古都,而你(君)也应像穿戴好行囊一样准备好,一同踏上通往京城的旅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远的志趣。

作者介绍

许月卿
朝代:宋

(1216—1285)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号泉田子,人称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历本州及临安府学教授,屡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办江西提举常平事。贾似道当政,召试馆职,以言不合罢归,遂闭门著书。宋亡,深居不出。谢枋得甚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
猜你喜欢

接待

洋铜汁羹,热铁丸饭。滴粒才沾,通身腐烂。

(0)

偈颂八十七首·其八十

三教圣人,同归一理。理长则行,理短则止。

虚空无心,墙壁有耳。不涉言诠,单提直指。

口缝才开,不是不是。

(0)

偈颂八十七首·其七十五

铜沙锣里满盛油,故国山河在眼头。

试向凤凰台上望,长江无日不东流。

(0)

偈颂八十七首·其六十六

现种种形,说种种法。形法皆非,假名菩萨。

更于诸相觅圆通,当人正眼俱戳瞎。

(0)

偈颂八十七首·其五十五

黄龙结制没规绳,超过诸方半月程。

莫怪七颠并八倒,大家日午打三更。

(0)

偈颂八十七首·其六十八

衲僧今日路头通,拄杖生云兴已浓。

要探江湖深与浅,前途更有妙高峰。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