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涧奔流下,喧豗万木中。
幽人云外至,疑是雨兼风。
绝涧奔流下,喧豗万木中。
幽人云外至,疑是雨兼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中的生动场景。"绝涧奔流下"写出了山涧水流湍急,仿佛从高处直泻而下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动态美。"喧豗万木中"进一步强调了流水声在茂密林木间的回荡,增添了环境的热闹与生机。
"幽人云外至"则引入了诗中的主角——一位隐逸的高人,他似乎从云端之外悠然降临,给画面增添了一抹超凡脱俗的气息。最后两句"疑是雨兼风",诗人以听觉感受作结,让人联想到那流水声中可能夹杂着微风轻拂和细雨飘落,为整个画面增添了迷蒙与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水画的意境与隐士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韵味,体现了清代诗人允禧对于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的审美追求。
长乐坡前一杯酒,郑重行人结杨柳。
可怜杨柳千万枝,看看尽入行人手。
轻烟细雨绿相和,恼乱春风态度多。
路人爱是风流树,无奈朝攀暮折何?
朝攀暮折何时了,不道行人暗中老。
素衣今日洛阳尘,白发朝朝塞城草。
柳色年年岁岁青,关人何事管离情。
春风谁向丁宁道,折断长条莫再生。
娃儿十八娇可怜,亭亭袅袅春风前。
天上仙人玉为骨,人间画工画不出。
小小油壁车,轧轧出东华。
金缕盘双带,云裾踏雁沙。
一片朝云不成雨,被风吹去落谁家?
少年岂无恩泽侯,金鞍绣帽亦风流。
不然典取鹔鹴裘,四壁相如堪白头。
金谷楼台悄无主,燕子不来花著雨。
只知环佩作离声,谁向琵琶得私语。
无情鸂鶒翡翠儿,有情蜂雄蛱蝶雌。
劝君满酌金屈卮,明日无花空折枝。
国史经丧乱,天幸有所归。
但恨后十年,时事无人知。
兴废属之天,事岂尽乖违。
传闻入雠敌,秖以兴骂讥。
老臣与存亡,高贤死兵饥。
身死名亦灭,义士为伤悲。
哀哀淮西城,万夫甘伏尸。
田横巨擘耳,犹为谈者资。
我作南冠录,一语不敢私。
稗官杂家流,国风贱妇诗。
成书有作者,起本良在兹。
朝我何所营,暮我何所思。
胸中有茹噎,欲得快吐之。
湿薪烟满眼,破砚冰生髭。
造物留此笔,吾贫复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