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梦醒。见一点、釭花尚摇秋影。
听砌边、啼蛩暗吟声□□。
漏迢迢,无人处,别有闲愁谁省。坐瘦炉香灯瞑。
半丸月冷。偏照我西窗,这番幽病。
如水虚庭,凉露垂帘浸。几孤负,良夜景,恁般凄闷。
冉冉魂丝,风前无定。
屏山梦醒。见一点、釭花尚摇秋影。
听砌边、啼蛩暗吟声□□。
漏迢迢,无人处,别有闲愁谁省。坐瘦炉香灯瞑。
半丸月冷。偏照我西窗,这番幽病。
如水虚庭,凉露垂帘浸。几孤负,良夜景,恁般凄闷。
冉冉魂丝,风前无定。
这首清代李佩金的《秋宵月·夜坐病怀有感》描绘了诗人秋夜独坐的情景。开篇"屏山梦醒"四字,点出主人公从梦境中醒来,映入眼帘的是屏风上映照的秋夜景象,以及摇曳的灯花,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砌边、啼蛩暗吟声",运用拟人手法,借秋虫的低鸣,增添了夜晚的静谧和孤独。
"漏迢迢"三字,暗示时间的流逝,更显出诗人无人相伴的落寞。"无人处,别有闲愁谁省"进一步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愁绪,无人能理解这份深深的哀愁。接下来,"坐瘦炉香灯瞑"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昏暗的灯光下,身心疲惫,只有微弱的炉火陪伴。
"半丸月冷",以月亮的冷清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偏照我西窗,这番幽病",月光洒在西窗,加重了诗人的病态情绪。"如水虚庭,凉露垂帘浸",庭院空旷,露水滴落,更添寂静与寒意,诗人感叹美景无人共享,倍感孤寂。
最后,"几孤负,良夜景,恁般凄闷"直抒胸臆,表达对美好夜晚的辜负和此刻难以言表的苦闷。"冉冉魂丝,风前无定"则以飘忽不定的思绪,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内心无法平静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秋夜病中独坐的孤寂与愁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