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弟兰兄本一山,莫如白下望长干。
人间草木非其对,留与芝翁到老看。
蕙弟兰兄本一山,莫如白下望长干。
人间草木非其对,留与芝翁到老看。
这首诗以“蕙弟兰兄”开篇,巧妙地将人与物相联系,赋予了草木以情感,营造出一种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接着,“本一山”三字,不仅强调了蕙与兰的同根同源,更隐喻了它们之间的深厚关系,如同山中生长的植物,相互依存,共同繁荣。
“莫如白下望长干”,通过空间上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白下”与“长干”两个地名,分别代表了诗人与友人的所在之地,一南一北,相隔千里,却在诗人心中紧紧相连。这种空间的距离,反而加深了情感的浓度,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深沉。
下半部分,“人间草木非其对”,是对前文“蕙弟兰兄”的进一步深化,强调了蕙与兰之间超越了普通草木的关系,它们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美好存在,更是心灵深处的寄托与象征。这句话暗示了友情的珍贵与独特,如同世间罕见的珍稀草木,值得细细品味与珍藏。
最后,“留与芝翁到老看”,则将这份情感的传递与延续,寄托于未来的岁月之中。芝翁在这里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某个特定的人,也可能是诗人自己对未来的期许。这句话表达了对友情长久不变的信念,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蕙与兰的深情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情感真挚而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大圜如规,旦昏各半。道枢不留,气毂时转。
理随象宣,通于一贯。如镜取影,但窥其面。
坤不外生,乾非中窜。其去非亡,其来非幻。
屯隐四阳,鼎阴未现。非有有无,唯徵舒卷。
静言念之,即经为变。险易盈虚,穷通萃涣。
岂不我繇,何为外眩。
韩公曾作《董生行》,坡老亦咏姚氏堂。
末世文人苦孱陋,虽有行谊无由彰。
徽州太守万夫特,承明一出腰银黄。
政声今邻赵张右,名翰昔在崔蔡行。
忆昨石渠同讨论,释引先德何琅琅。
考亭绝学半庭训,佩韦奕叶仍作堂。
孝经五龄育在口,内则半编时相将。
一朝老亲蒙雾露,医不能力巫难禳。
妙年诚心破金石,午夜刲臂和羹汤。
探丸何曾让耆域,卧冰殆欲嗤王祥。
谁言昊穹阔且远,小叩大应如宫商。
阿耶道躬既纯固,阿儿行义宜袖扬。
汉家本来重孝友,薄俗尤应式厖凉。
岂谓虚舟藏大壑,空教幽狱埋寒铓。
独留孤儿好头角,神驹堕地不可当。
逸足腾踏蓬岛路,八载与我同趋跄。
昨年一麾出歙浦,南饥北渴永相望。
白塔觚棱晨漠漠,黄山烟霭暮苍苍。
怀人却寄相思字,念社仍徵述德章。
前人艰危事栽种,后人但识嘉荫长。
即今楩楠贡天府,莫忘老干在冰霜。
《书朱皋亭家传后》【清·曾国藩】韩公曾作《董生行》,坡老亦咏姚氏堂。末世文人苦孱陋,虽有行谊无由彰。徽州太守万夫特,承明一出腰银黄。政声今邻赵张右,名翰昔在崔蔡行。忆昨石渠同讨论,释引先德何琅琅。考亭绝学半庭训,佩韦奕叶仍作堂。孝经五龄育在口,内则半编时相将。一朝老亲蒙雾露,医不能力巫难禳。妙年诚心破金石,午夜刲臂和羹汤。探丸何曾让耆域,卧冰殆欲嗤王祥。谁言昊穹阔且远,小叩大应如宫商。阿耶道躬既纯固,阿儿行义宜袖扬。汉家本来重孝友,薄俗尤应式厖凉。岂谓虚舟藏大壑,空教幽狱埋寒铓。独留孤儿好头角,神驹堕地不可当。逸足腾踏蓬岛路,八载与我同趋跄。昨年一麾出歙浦,南饥北渴永相望。白塔觚棱晨漠漠,黄山烟霭暮苍苍。怀人却寄相思字,念社仍徵述德章。前人艰危事栽种,后人但识嘉荫长。即今楩楠贡天府,莫忘老干在冰霜。
https://shici.929r.com/shici/QU1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