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过了,见碧空云尽,素秋无迹。
薄薄罗衣寒似水,霜逗一庭花石。
回首江城,高低禾黍,凉月纷纷白。
眼前梦里,不知何处乡国。
难得此际清闲,长吟短咏,也算千金刻。
象板莺笙犹醉耳,却是酒醒今夕。
有几朱颜,镜中暗减,不用尘沙逼。
燕山一片,古今多少羁客。
黄花过了,见碧空云尽,素秋无迹。
薄薄罗衣寒似水,霜逗一庭花石。
回首江城,高低禾黍,凉月纷纷白。
眼前梦里,不知何处乡国。
难得此际清闲,长吟短咏,也算千金刻。
象板莺笙犹醉耳,却是酒醒今夕。
有几朱颜,镜中暗减,不用尘沙逼。
燕山一片,古今多少羁客。
这首词描绘了初冬时节的景色和词人内心的感受。"黄花过了,见碧空云尽,素秋无迹",以黄花凋零象征秋意已逝,天空如洗,秋色淡远。"薄薄罗衣寒似水",通过衣物的寒冷暗示天气转凉,"霜逗一庭花石"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末的冷寂。
"回首江城,高低禾黍,凉月纷纷白",词人回首望去,江城的景象在月光下显得凄凉,田野上的稻谷已收割完毕,只有月色洒落,更显孤独。"眼前梦里,不知何处乡国",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难得此际清闲,长吟短咏,也算千金刻",词人感叹此时的清闲时光宝贵,借吟咏诗词来排遣心中的孤寂。"象板莺笙犹醉耳,却是酒醒今夕",以音乐和美酒的欢愉反衬现实的清醒,更显落寞。
"有几朱颜,镜中暗减,不用尘沙逼",岁月无情,词人的容颜也在时光中悄然老去,无需外界的催促。"燕山一片,古今多少羁客",最后以燕山为背景,寓言无数旅人在此地漂泊,寄寓了词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共同命运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冬景色,融入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