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梦黍方炊。白鹤空中漫诵诗。
饮啄适时争得似,山鸡。敢效妖狐更假威。
曾与老仙期。卫国遭逢彼一时。
千六百年才不食,无饥。我欲推穷欠大谁。
尘梦黍方炊。白鹤空中漫诵诗。
饮啄适时争得似,山鸡。敢效妖狐更假威。
曾与老仙期。卫国遭逢彼一时。
千六百年才不食,无饥。我欲推穷欠大谁。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南乡子》描绘了一幅闲适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尘梦黍方炊”暗示了诗人沉浸在世俗生活的琐事中,正在准备做饭。接着,“白鹤空中漫诵诗”以白鹤为意象,象征着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怀,它在空中自由地吟咏诗句,寓意诗人向往的诗意生活。
“饮啄适时争得似,山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顺应自然、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认为山鸡觅食适时,生活简单而自在,这是他所羡慕的。随后,“敢效妖狐更假威”借妖狐之典,自谦地说自己不敢像狐狸那样借助虚假的威势,强调了内心的淡泊和真实。
“曾与老仙期”表明诗人曾有过与仙人交往的愿望或经历,暗示他对超凡境界的向往。然而,“卫国遭逢彼一时”又将思绪拉回现实,感慨时移世易,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千六百年才不食,无饥”则表达出诗人对长寿无疾、内心满足的追求,即使历经千年也不再感到饥饿。
最后,“我欲推穷欠大谁”以设问的方式,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似乎在说,想要彻底摆脱贫困,究竟要依靠何人?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日常生活与理想世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超脱和世俗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沉思索。
旧苑鸦寒,荒皋雁瘦,吴霜正染青袍。
载酒江湖,十年吹断琼箫。
玉梅花下相思路,算而今、不隔三桥。
怨良宵,满目繁华,满目萧条。
红笺枉费珍珠字,甚江关词赋,不抵金貂。
门外垂杨,要他来繫征桡。
金尊自倒休教劝,怕天涯、回首魂消。
碧迢迢,玉宇琼楼,绛鹤难招。
霜华坠帐角。信逼西风秋絮薄。空外玉砧又作。
念孤戍远情,征衣齐索。罗纨怨错。
算路遥、归梦难托。君恩重、碧绫分锡,冷辟阵云恶。
非昨。羊皮轻缚。衣短后、西山射鹊。承平犹滞旧约。
马背空寒,犊鼻谁著。暮笳喧万幕。
料挟纩、军心共乐,边尘静,虎文斑绣,笑看倚麟阁。
雕阑近曲。剪冻云几点,衫袖凝馥。
珠络穿成,霜颗玲珑,珊瑚燕尾低簇。
含章遗恨悲鸾镜,忍再见、当时装束。
只断魂、偷趁幽香,飞傍那人蛾绿。
还记横枝翠帐,堕鬟倦未整,春睡初足。
帘隙风尖,疏朵微欹,私语画屏斜触。
犀帷月暗琼梳碎,任散乱、钗梁寒玉。
剩几丝、冰腻残膏,冷挹泪绡难掬。
断壁颓黄,带衰阳野色,何王宫宇。
老鹳沫空,阴崖乍移晴雨。
寒飙昼下灵旓,看冥合、斑虬青雾。
荒凉,有苔花晕素,频邀幽步。江上乱烽举。
应潮生月上,还迟钟鼓。石骑夜归,雕戈暗惊尘土。
精灵尚惜孤城,问玉怅、牙旗何处。春暮。
赛神弦、陈雅空舞。
维舟听惯松江雨,离琴更亲良友。
去住两伤心,指垂垂烟柳。青山无恙否。
怕归日、野鸥惊瘦。故国春寒,夕阳潮落,卸帆偏又。
不拟此重逢,人何似、飘然白云为耦。
语罢即天涯,忍凄凉杯酒。诗情谁共剖。
漫相约、石榴开后。雁声起,渺渺凉天,待夜窗携手。
秋痕欲化,冷梦初圆,閒庭似带新霜。
病起西风,眉印浅褪宫黄。
徐娘渐羞剩粉,问何时、偷种柔乡。
明月底,怪飞来寒蝶,无处寻香。
姑射仙姿何处,记红萸乌帽,看舞霓裳。
酒晕全消,篱外懒送瑶觞。
疏灯漫怜鬓影,伴羁愁、闲过重阳。
怕瘦损,捲帘人、依旧淡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