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仁圣烈皇太后挽词·其一》
《宣仁圣烈皇太后挽词·其一》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九年四海被清晖,瑞彩重轮照殿帏。

间日视朝觐旰食,未明思政事宵衣。

存心庶务劳千虑,决意真游厌万机。

下土颙颙望霄汉,仙舆直指厚陵归。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为宣仁圣烈皇太后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描绘皇太后的德行与治国之能,展现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深远影响和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首句“九年四海被清晖”开篇即赞颂了皇太后在位九年期间,其德政如阳光普照,惠及天下,四海之内皆沐浴在她的恩泽之中。接下来,“瑞彩重轮照殿帏”进一步描绘了皇太后德行的崇高,如同天上的祥云,照亮了宫廷的每一个角落,象征着她道德光辉的照耀。

“间日视朝觐旰食,未明思政事宵衣”则展示了皇太后勤勉治国的形象。她不辞辛劳,每日处理政务,即使是休息日也不忘朝政,甚至在深夜仍思考国事,体现了她对国家的深情厚爱和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注。

“存心庶务劳千虑,决意真游厌万机”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皇太后在处理国家事务时的深思熟虑和果断决策。她用心于每一件小事,考虑周全;在做出决定时,却能迅速摆脱繁杂的政务,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

最后,“下土颙颙望霄汉,仙舆直指厚陵归”表达了百姓对皇太后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逝世的哀痛。百姓们仰望天空,期盼着皇太后的英灵,而皇太后的灵柩则直接指向厚陵,预示着她将安息于永恒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皇太后德行、治国智慧及对百姓深厚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一位伟大女性领袖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清平乐二首·其二

寻芳载酒,词客年年有。

一片江城归画手,认取连蹊花柳。

去年桃叶桃根,草绿裙腰几痕。

遥指第三村子,者番真个消魂。

(0)

浣溪沙十一首·其九

一幅生绡玉不如。帘波的的见唇朱。

相思飘满莫愁湖。

应是情多频掷眼,何妨载去共当垆?

别来曾否忆人无。

(0)

洞庭东山诗七首·其六翠峰寺

空翠夹舆松十里,断碑横路寺千年。

遗踪见说降龙井,裹茗来尝悟道泉。

伏腊满山收橘柚,蒲团倚户泊云烟。

书生分愿无过此,悔不曾参雪窦禅。

(0)

村晚

天时人事催寒景,坐啸行吟到夕晖。

锦树高原去鸟疾,苍苔小径行人稀。

牧儿谷口驱牛入,猎伴沙头得雁归。

双户畏人时独掩,寸心回首愿多违。

(0)

寄畅园二十咏·其十九凌虚阁

飞瓮耸碧虚,临下如无地。

九阍若可扪,从此吁上帝。

(0)

寂寂

寂寂对春风,无诗赋恼公。

方惭同系马,未暇拟雕虫。

得意多言外,归心半偈中。

拈花聊一笑,果信色成空。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