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尾西来一尾垂,三楹閒馆筑于斯。
谁知听乳窦鸣处,恰是看岩云起时。
陪尾西来一尾垂,三楹閒馆筑于斯。
谁知听乳窦鸣处,恰是看岩云起时。
这首诗描绘了横云馆内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宁静氛围。首句“陪尾西来一尾垂”,以动态的景象开篇,仿佛是山峰在西边缓缓移动,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三楹閒馆筑于斯”则点明了地点,一座三间的小屋坐落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静谧与和谐。
“谁知听乳窦鸣处,恰是看岩云起时。”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和转折的手法,前一句描述了听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滴落的声音,后一句则转向了观察岩石上云雾缭绕的景象。通过“谁知”和“恰是”的巧妙运用,诗人表达了对这一自然奇观的惊喜与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景的不易察觉,需要细心观察才能领略其中的美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横云馆周围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幽雅致的意境,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天网恢恢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
寒云去后留残月,春雪来时问太虚。
六洞真人归紫府,千年鸾鹤老苍梧。
自从遗却先生后,南北东西少丈夫。
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荆山楚云隔。
思归夜唱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
曲中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
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
猿啼日暮江岸边,绿芜连山水连天。
来时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补。
鸿雁南飞报邻伍,在家欢乐辞家苦。
天晴露白钟漏迟,泪痕满面看竹枝。
曲终寒竹风袅袅,西方落日东方晓。
前陪看花处,邻里近王昌。
今想临戎地,旌旗出汶阳。
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
东望清河水,心随艑上郎。
建节东行是旧游,欢声喜气满吴州。
郡人重得黄丞相,童子争迎郭细侯。
诏下初辞温室树,梦中先到景阳楼。
自怜不识平津阁,遥望旌旗汝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