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陪看花处,邻里近王昌。
今想临戎地,旌旗出汶阳。
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
东望清河水,心随艑上郎。
前陪看花处,邻里近王昌。
今想临戎地,旌旗出汶阳。
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
东望清河水,心随艑上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朋友的思念。开篇"前陪看花处,邻里近王昌",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观赏花卉的情景,那时两人住所相邻,亲如兄弟。接下来的"今想临戎地,旌旗出汶阳"则是诗人转而思念现今的战场生活,军旗在汶阳升起,这里的"今想"表达了对过去平和时光的强烈怀恋。
中间两句"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描绘了一幅冬日边塞的画面。柳絮如雪,营门上的戟被霜覆盖,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冷清与孤独。
最后两句"东望清河水,心随艑上郎"中,诗人的目光越过清澈的河流,他的心随着船上的郎君(朋友)一同漂泊。这里的"东望"不仅是视线的延伸,更是情感的投射。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中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贵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在唐代文人的笔下,这种怀旧之情往往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
曾作莺迁贺。
道玉皇、久敕薇垣,分君星颗。
只待好年好时日,约束东风吹堕。
到今日、看来真个。
恰好丁年翁七十,五云间、太乙吹藜火。
青一点,杉溪左。
太翁阴骘天来大。
後隆山、层一层高,层层突过。
簪绂蝉聊孙又子,眼里人家谁那。
算只有、臞翁恁么。
孙陆机云翁卫武,便履声、毡复尚书坐。
拚几许,犀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