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节东行是旧游,欢声喜气满吴州。
郡人重得黄丞相,童子争迎郭细侯。
诏下初辞温室树,梦中先到景阳楼。
自怜不识平津阁,遥望旌旗汝水头。
建节东行是旧游,欢声喜气满吴州。
郡人重得黄丞相,童子争迎郭细侯。
诏下初辞温室树,梦中先到景阳楼。
自怜不识平津阁,遥望旌旗汝水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名为《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诗中描绘了一幅欢快的送别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情感。
首句“建节东行是旧游”表明诗人有过往日在建节(今重庆地区)东行的经历,而今天再次踏上这条路,带有一种寻访旧梦的心情。接着,“欢声喜气满吴州”描绘出一片热闹非凡的送别场面,人们对即将赴任的李仆射相公充满期待和祝福。
“郡人重得黄丞相,童子争迎郭细侯”则具体指出了民众对于官员变动的关注程度,黄丞相和郭细侯分别象征着人们对新旧官员的重视和期待。这里通过“重得”和“争迎”的动作,展现了百姓对领导者的渴望和尊敬。
“诏下初辞温室树,梦中先到景阳楼”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即将启程的祝愿,希望他能在梦中先一步抵达目的地——景阳楼,这里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成功的期望。
最后,“自怜不识平津阁,遥望旌旗汝水头”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知识不足的自嘲,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好奇。诗中“旌旗”象征着军队或官府的徽章,而“汝水头”则是地名,通常指的是河流的源头,这里可能隐喻着对权力中心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官员变动的关注,以及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常公磊落人,沈勇迈终古。
边风钟性情,朔气壮眉宇。
诗篇自雄杰,不屑傍门户。
郁郁松柏姿,苍翠含媚妩。
予忝同门友,至谊订兰谱。
岁在申酉间,谒选留畿辅。
晨夕相过从,剥啄欣旧雨。
弱羽各分飞,萍蓬难自主。
君捧西充檄,予出晋阳祖。
屈指几暌离,良辰在何许。
徒闻善政多,空复瑶华伫。
校士到平阳,西川正鼙鼓。
群蛮竞反覆,战士润野土。
君时奋义烈,骂贼身膏斧。
风烟两地隔,未得罄覼缕。
一恸惊心魂,丝泪出肺腑。
继读张公文,大节粗枚举。
转饷充糇粮,挥刀剚䝟貐。
势穷被创夷,力屈饲豺虎。
凛哉睢阳风,浩气慑降卤。
忠魂庙貌新,岁时荐椒醑。
圣主轸忠勤,哲嗣锡圭组。
惟公又何憾,一死光册府。
独有故人情,临风怨芳杜。
《理斋同年殉节诗》【清·曹锡宝】常公磊落人,沈勇迈终古。边风钟性情,朔气壮眉宇。诗篇自雄杰,不屑傍门户。郁郁松柏姿,苍翠含媚妩。予忝同门友,至谊订兰谱。岁在申酉间,谒选留畿辅。晨夕相过从,剥啄欣旧雨。弱羽各分飞,萍蓬难自主。君捧西充檄,予出晋阳祖。屈指几暌离,良辰在何许。徒闻善政多,空复瑶华伫。校士到平阳,西川正鼙鼓。群蛮竞反覆,战士润野土。君时奋义烈,骂贼身膏斧。风烟两地隔,未得罄覼缕。一恸惊心魂,丝泪出肺腑。继读张公文,大节粗枚举。转饷充糇粮,挥刀剚䝟貐。势穷被创夷,力屈饲豺虎。凛哉睢阳风,浩气慑降卤。忠魂庙貌新,岁时荐椒醑。圣主轸忠勤,哲嗣锡圭组。惟公又何憾,一死光册府。独有故人情,临风怨芳杜。
https://shici.929r.com/shici/78hMKY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