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亭路绕梅花曲,石砚年年洗芳渌。
湖光照眼花绝尘,此老当时面如玉。
诗应独步难同调,字岂必工终不俗。
城东苍头持卷来,一夜起看三秉烛。
我从书法得相法,骨秀神清臞亦足。
有如辛苦学神仙,火冷空山断荤肉。
遗编旧事已陈迹,五百年来登鬼箓。
水流花落两无情,谁能更和西湖曲。
石田诗人亦清士,居不种梅翻种竹。
他时并作隐君论,何似周莲与陶菊。
湖亭路绕梅花曲,石砚年年洗芳渌。
湖光照眼花绝尘,此老当时面如玉。
诗应独步难同调,字岂必工终不俗。
城东苍头持卷来,一夜起看三秉烛。
我从书法得相法,骨秀神清臞亦足。
有如辛苦学神仙,火冷空山断荤肉。
遗编旧事已陈迹,五百年来登鬼箓。
水流花落两无情,谁能更和西湖曲。
石田诗人亦清士,居不种梅翻种竹。
他时并作隐君论,何似周莲与陶菊。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名为《题沈启南所藏林和靖真迹追和坡韵》。诗中描绘了对古代文人林和靖的追忆与敬仰,通过描述其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展现了诗人对林和靖人格魅力的深刻理解。
首句“湖亭路绕梅花曲”,以湖边小亭与梅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暗示林和靖生活的环境及其高洁的品质。接着,“石砚年年洗芳渌”一句,通过描写石砚的使用,进一步强调了林和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湖光照眼花绝尘,此老当时面如玉”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湖光花影的纯净与林和靖的容颜进行映衬,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接下来,“诗应独步难同调,字岂必工终不俗”则揭示了林和靖在文学上的独特成就与个性风格,即使作品不求工整,也自有其不凡之处。
“城东苍头持卷来,一夜起看三秉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人们对林和靖作品的珍视与欣赏,即使是在夜晚也要借着烛光细细品读。这一细节体现了林和靖作品的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我从书法得相法,骨秀神清臞亦足”表明诗人从林和靖的书法中领悟到了其人格的魅力,骨格清秀,精神高洁,即使身形瘦削也不失风采。这一段表达了诗人对林和靖人格与艺术的双重敬仰。
“有如辛苦学神仙,火冷空山断荤肉”通过类比,赞扬林和靖追求精神世界的纯净与超脱,如同修炼成仙之人,远离尘世的诱惑,坚守内心的纯洁。
“遗编旧事已陈迹,五百年来登鬼箓”感叹林和靖虽已离世,但其作品和事迹仍被后人铭记,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最后,“水流花落两无情,谁能更和西湖曲”以自然景象的无常比喻人生的短暂与变化,表达了对林和靖作品永恒价值的感慨。
“石田诗人亦清士,居不种梅翻种竹”提到另一位诗人石田,同样以清高自许,不种梅花而种竹子,象征其追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
“他时并作隐君论,何似周莲与陶菊”以周敦颐与陶渊明为喻,表达了对林和靖与石田两位诗人的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如同周敦颐的莲花与陶渊明的菊花一样,是精神上的隐逸君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林和靖及其作品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艺术成就以及精神境界的高度认可,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
暧暧风日暖,林薄皆蕃鲜。
好鸟仍啸歌,晚花亦嫣然。
问之此何时,春莫将禁烟。
家家馔觞豆,拜扫墟墓间。
飞鸣乌攫肉,丛木挂纸钱。
而我独不乐,慨然坐长叹。
开编不能读,当馈不能餐。
豺獭尚有祭,谁忍忘其先。
念为贫所驱,随牒二十年。
少壮不可留,览镜将华颠。
空惭北山移,未表南阳阡。
阖门有百指,负郭无一廛。
坐此客异乡,归思空缠绵。
忆昔初筮仕,吾母犹朱颜。
三釜不及养,遽悲蓼莪篇。
侵寻岁月久,百感难具言。
伤心思宰木,清泪如流泉。
狐死必首丘,古人亦重迁。
况我虽宦游,十世家星川。
亲朋日在眼,可以相周旋。
土风有不同,客意终未安。
花落草凄凄,青山啼杜鹃。
《寓居分宁去故乡千里不归者二年思念松楸成长句》【宋·王炎】暧暧风日暖,林薄皆蕃鲜。好鸟仍啸歌,晚花亦嫣然。问之此何时,春莫将禁烟。家家馔觞豆,拜扫墟墓间。飞鸣乌攫肉,丛木挂纸钱。而我独不乐,慨然坐长叹。开编不能读,当馈不能餐。豺獭尚有祭,谁忍忘其先。念为贫所驱,随牒二十年。少壮不可留,览镜将华颠。空惭北山移,未表南阳阡。阖门有百指,负郭无一廛。坐此客异乡,归思空缠绵。忆昔初筮仕,吾母犹朱颜。三釜不及养,遽悲蓼莪篇。侵寻岁月久,百感难具言。伤心思宰木,清泪如流泉。狐死必首丘,古人亦重迁。况我虽宦游,十世家星川。亲朋日在眼,可以相周旋。土风有不同,客意终未安。花落草凄凄,青山啼杜鹃。
https://shici.929r.com/shici/xJA1hV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