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我家勃,人唤腹为藁。
随行载中书,所至得挥扫。
新诗如秋月,皎皎清更好。
惠连有佳梦,池塘遍春草。
文章我家勃,人唤腹为藁。
随行载中书,所至得挥扫。
新诗如秋月,皎皎清更好。
惠连有佳梦,池塘遍春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其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文章我家勃,人唤腹为藁":这两句用意象生动,勃草蓬勃,形容家庭的学问渊博,如同勃草一般繁盛。"腹"在这里指的是心中的秘密或深藏之物,而"藁"则是古代书写用的竹简。这两句诗意在强调家中学术的丰富。
"随行载中书,所至得挥扫":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友人的形象,随身携带着书籍,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从容不迫地展开讨论。这也反映出友人对学问的渴望和追求。
"新诗如秋月,皎皎清更好":这两句用了鲜明的意象,将新创作的诗歌比喻为清澈明亮的秋夜之月,形容诗歌的美好如同秋月一般明净。
"惠连有佳梦,池塘遍春草":这里透露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期盼。"佳梦"可能是指友人在学业或事业上的美好愿景,而"池塘遍春草"则形容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预示着友人前途似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学术的追求以及美好的祝愿。王之道以其精致的笔触和深情的寄托,赋予这首送别诗以生命力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生动的古代风景画卷。
魏公判相州,始作昼锦堂。
老圃秋色淡,自爱晚节香。
怡斋怀紫绶,得诰归故乡。
葺圃承祖志,构堂先庐傍。
命名仰前哲,阔步追遗芳。
人生随分定,鹏鴳自殊翔。
富贵任适志,馀暇聊徜徉。
譬彼兰与菊,托根花卉场。
荣枯有迟速,代谢从暄凉。
百年倏过半,须发各已苍。
多情感会别,聚散安可常。
非惟隔今古,况复阅兴亡。
何以消我忧,一醉万虑忘。
季子久颠沛,买臣早疏狂。
累累暮年印,得失宁相偿。
何如光霁时,呼客同举觞。
静中猿鸟乐,闲处日月长。
愿坚岁寒操,有如傲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