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关投绝域,遗庙海之滨。
古殿山云暮,空阶野草春。
鸱鸮啼向客,杜宇咽迎人。
自立千秋节,英风起白蘋。
间关投绝域,遗庙海之滨。
古殿山云暮,空阶野草春。
鸱鸮啼向客,杜宇咽迎人。
自立千秋节,英风起白蘋。
这首诗描绘了王祠在远离尘嚣之地的宁静与庄严。首联“间关投绝域,遗庙海之滨”以“间关”形容路途的遥远与艰难,将王祠置于大海边的荒僻之地,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氛围。颔联“古殿山云暮,空阶野草春”则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王祠历经沧桑,古殿被山云笼罩,显得古老而神秘;而空阶上野草在春日里生机勃勃,一动一静之间,更显出祠庙的久远与生命力。
颈联“鸱鸮啼向客,杜宇咽迎人”运用了两种鸟鸣的意象,鸱鸮(猫头鹰)的啼叫和杜宇(即杜鹃)的呜咽,分别象征着不祥与哀愁,既增添了环境的凄凉感,也暗示了王祠背后可能蕴含的历史悲剧或英雄故事。尾联“自立千秋节,英风起白蘋”则表达了对王祠及其守护者的敬仰之情,尽管历经千年,其精神与风骨依然如白蘋(一种水生植物)般清新脱俗,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崇高与永恒之美。整首诗通过对王祠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充满历史韵味的意境。
离骚痛饮,问人生佳处,能消何物。
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
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閒,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
磈磊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
胜日神交,悠然得意,离恨无毫发。
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芙蓉花开秋水冷,水面无风见花影。
飘香上下两婵娟,云在巫山月在天。
清澜素砾为庭户,羽盖霓裳不知数。
台上游人下流水,柱脚亭亭插花里。
阑边饮酒棹女歌,台北台南花正多。
莫笑来时常著屐,绿柳墙连使君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