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好直言,容受无留停。
郑公在当时,颇得谏诤名。
□称田舍翁,千载伤我情。
婴鳞固为难,回天亦非轻。
先人有薄田,归与长沮耕。
文皇好直言,容受无留停。
郑公在当时,颇得谏诤名。
□称田舍翁,千载伤我情。
婴鳞固为难,回天亦非轻。
先人有薄田,归与长沮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所作的《古意(其十八)》。诗中,作者赞扬了唐太宗李世民对于直言进谏的包容态度,提及郑公(可能是魏征这样的贤臣)因其敢于直谏而闻名。诗人感慨万分,认为即使像田舍翁那样微小的人物,其遭遇也能触动人心,因为直言触犯权威实属不易,而试图改变乾坤更是责任重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先人拥有少量田地,宁愿回归田园与长沮(古代隐士)一同耕作的向往,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理想和对直言敢谏精神的敬仰。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作者对直言进谏美德的推崇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大痴道人顾长康,平生痴绝仍画绝。
长卷当年我亦观,大略犹能为人说。
山川历历百里开,仿佛扁舟适吴越。
平林曲岸客共游,复嶂重湖天所设。
渔工樵子互出没,定有高人在岩穴。
墨沈淋漓拾未能,信得画家山水诀。
为人说此亦徒然,把笔安能指下传。
对本临模未为苦,运思想象谁能专。
晴窗设色手自改,输与吾乡沈石田。
小径升堂新筑沙,退朝无事还私衙。
谁移雪岭入我屋,老眼白日疑昏花。
坐游未觉足力倦,倏过野店仍山家。
浅溪舟胶集冻鸭,空谷屦响翔饥鸦。
狂风入林一搅动,零落玉蕊兼珠葩。
此时谁扫林下白,急欲往煮僧房茶。
忽然仰面见高寺,扣户还须持马挝。
长安十年走薄宦,对此似将尘土爬。
西湖寻僧天欲雪,苏子故事今人嗟。
清虚旧韵更可借,捧砚独无王子霞。